時槐序 作品

第 37 章

宣政殿內,劉徹與臣子們如何商議,望遠鏡又給眾人帶來了多大的震撼,劉據並不知曉。他只知道,從宣室殿出來後,望遠鏡被列為國家最高機密,交予了少府旗下的若盧與考工聯合研製生產。




此事秘而不宣,除朝中幾位高層與相關負責人員,餘者皆不知曉。其保密等級甚至比孔明燈還勝一籌。當日在椒房殿見過望遠鏡的所有人,也都被劉徹言辭警告了一遍。




可對於眼鏡,就不需要這般謹慎了。劉徹將自己手中的老花鏡賜予了丞相公孫弘,衛子夫的則給予了平陽長公主。




自此,消息不脛而走,皇親朝臣們聞風而動,眼見有此前“追逐”馬具的趨勢,劉徹靈機一動,言道:“此物出自太子之手,朕並不清楚,你們若有疑問,去問太子吧。”




一句話將“禍水”引去東宮。




劉據剛從飛翔殿搬入長樂宮,張羅著讓人將上位的第一份太子諭令傳達下去,命各郡國各州縣長官於民間蒐羅匠藝高超之人,引薦上京。正想再理一理腦子裡的東西,便冷不丁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先是隆慮公主,以慶賀遷宮的名義而來,帶上厚禮,坐下閒談,言辭中“偶然”提及眼鏡。到底是長輩。劉據聞絃音知雅意,自覺贈送一副。




再是司馬相如與東方朔,二人幾乎同時到達宮門,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加快腳步,前後腳入殿,皆在第一時間送上賀禮,雖比不得隆慮公主厚重,卻也很有心意。




二人半分沒提眼鏡,東方朔先開口,大讚劉據所做指南針馬具等物之功,又言及陛下多次讚譽太子學業優秀,更是聽聞跟著劉據一塊“升官”的太子太傅石慶說太子聰慧,學得極快,一點就透,觸類旁通云云。




一頂頂高帽子甩上來,然後詢問:“太子如今可是在學《公羊》?”




輕而易舉將話題轉移到《公羊》一書上來。




司馬相如反應也很快,立時明白東方朔的意圖,幫腔附和。兩位都是有學識之人,一個引經據典、文采斐然;一個言語詼諧,義理精闢;說得十分有趣。




劉據被勾起興致,聽得津津有味,一邊提問求解,一邊翻出近日的功課,一項項請教。司馬相如與東方朔也很用心指點。




指點著指點著,兩人捧著竹簡湊近拿遠,再湊近再拿遠,不停揉眼睛。司馬相如一聲輕嘆,感慨道:“果真是老了,眼睛不好使了。”




劉據看看他,再看看同樣動作的東方朔:……




司馬相如五十多歲,老花可以理解。你東方朔才三十出頭啊,你也老花?




東方朔面色不改,半點不心虛:“約莫是平日用眼太多,近日總覺雙眼疲累,一日不如一日。不過不打緊,休息一會兒便好。太子殿下是還有哪裡不懂,我們繼續。”




劉據:……就你這眯著眼看不清字的模樣,繼續?怎麼繼續!




他又不傻,怎麼可能還看不清他們在打什麼主意。




劉據翻了個白眼,嘴角抽搐,無語得




要死:呦,你們文化人要個東西都這麼戲精的嗎?()




********




?時槐序的作品《大漢第一太子》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宣政殿。




劉徹聽著彙報,嘴角勾起,發出一聲嗤笑:“這個東方朔,動作倒是快,慣會裝乖賣巧。往日不知用這招跟朕討了多少東西,如今又故技重施到據兒身上了,今兒竟還夾帶上司馬相如。據兒就這麼信了?東西給了?”




隆慮阿姊便罷,若誰來都給,得到太容易,朝中那些人跟貓兒似的,聞到味兒能不動作?到時候東宮的門怕是都得被踏破了去。但便是不給,也免不了會被那群老狐狸糾纏。




這麼想著,劉徹心裡又升起絲絲隱秘的慶幸,好在他早有準備,及時甩手,被煩得總算不是他了。




小樣兒,誰惹出來的事誰負責。也得讓據兒那小子嚐嚐這滋味。




吳常侍搖頭:“殿下暫時沒給。”




劉徹揚眉:“算他機靈。”




吳常侍又道:“太子留了司馬郎官與東方大夫用膳,隨即讓人傳話,所有眼神不好的,對眼鏡好奇感興趣的皇親朝臣,都可來東宮。”




劉徹動作一頓,仰頭蹙眉。




一個司馬相如跟東方朔就夠纏人了,據兒是嫌自己日子過太舒服了嗎,還把大家都叫過來。




他猜測,就如當初的馬具一樣,據兒手中必定還留了幾幅眼鏡,具體多少不可知,但必不會太多,至少是遠遠不夠賞賜這些皇親重臣的。那為何這麼做,給自己找麻煩嗎?




吳常侍再次開口:“太子做了張視力表,邀大家前來測驗視力,試戴眼鏡。”




劉徹:……???




視力表?什麼東西。




他放下奏摺,站起身來:“走,去瞧瞧臭小子又搞什麼鬼!”




來到東宮時,殿前廣場上已排了兩列長隊。




每隊前方各立一塊白色木牌,木牌上用黑墨繪著一行行奇形怪狀的符號。距離木牌約莫一丈半處,地面划著橫線,隊列最前者腳尖倚線而立,左手持湯勺捂住左眼,右手隨右眼而動,觀木牌符號指指點點。




考工室的好幾位郎中技工都被召集過來,在旁邊指導記錄。測試完畢,視力沒什麼大問題的,侍女會將其請至一邊休息;有缺陷的,帶去後方,排其身後的上前一位繼續測試。




後方安置了一張長桌,柏山於此幫人調試鏡片以供佩戴體驗。




整個流程安排妥帖,有條不紊。




劉徹頗為訝異。隊伍中有人瞧見了他,紛紛躬身行禮,直呼晚安,態度恭敬,禮數周到,可雙腳卻不肯挪動半步,生怕自己一動,位子就被人佔了去。




“父皇!”劉據笑著跑過去,不等劉徹說話,便拉著他的手介紹起當前的場面來,“那個叫視力表,檢測視力用的。




“符號每行漸小,每個符號的開口方向也不一樣。檢測人員依次進行,點到哪個,被檢測者要指出自己看到的開口方向,以此確認在有效距離內,他所能看到的極限,得出雙眼視力值。”




劉徹已瞧了兩人




()的檢測過程(),再對應劉據所言?()_[((),基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劉據又指向柏山:“那邊是我早前讓柏山做的調試鏡片。每個人的視力情況不同,程度不同,需要佩戴的眼鏡度數也不一樣。




“先用視力表檢測,然後根據檢測的結果選取大概的度數區間,然後進行針對性調試,得出符合自己的最佳的眼鏡度數。”




關於度數的問題,劉據曾私下說過一些,因而在場其他人聽得雲裡霧裡,劉徹卻輕輕頷首,表示懂了。




彈幕也懂,可顯然意見頗多。




——主角想法是好的。但沒有儀器輔助,這樣的檢測流程太簡陋,調試出來的度數是不精確的。




——還有散光的問題呢,怎麼解決?而且眼鏡不單單是要能解決視物問題,還要能保護視力。一副不夠好的眼鏡,佩戴久了是會造成視力越來越差的。




劉據翻了個白眼,呵呵兩聲。




——樓上夠了。生活溫飽都無法解決的情況下,你大談生活質量?照你們這麼說,就該讓他們半瞎著是吧。合著不戴眼鏡,視力就不會越來越差了?沒法解決散光,目前能解決的問題也都不能解決了?人言否!




劉據頓住,總算還有看得清的,不全是何不食糜肉的“仙人”,勉勉強強將心中的謾罵壓了下去,挽上劉徹,帶他將整個流程走了一遍。




劉徹掃視人群,指著調試佩戴體驗區,眉宇間透著幾分意味不明的笑意:“做完這一套之後呢,你打算給每人配一副?”




此話一出,在場所有人都豎起耳朵,目光匯聚過來,眼神炯炯。




劉據毫不避忌,直接攤手:“我倒是想,可我手裡已經沒原料了。唯有早前做的幾幅。如今只能綜合大家調試的結果,看現有的度數最適合誰,就給誰。”




話音落,人群立刻騷動起來。




有人忍不住開口:“殿下,這怎麼行!還請殿下想想辦法。眼神不好並非小事,臣等是當真急需。你看你將我們叫來,我們來了;讓我們走流程,我們也配合了。總不能就這麼著又讓我們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