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云人生都是浮雲 作品

第5章 田豐沮授拜訪

 這種情景令他們大為震驚——在如此動盪不安的亂世當中,百姓居然能夠享受著衣食無憂、心滿意足的生活。這無疑充分顯示出,在劉備的治理之下,徐州已變得獨具一格、與眾不同。 

 正是目睹了今日徐州之繁華盛景後,田豐才怦然心動起來。在劉備統治的土地上,他彷彿看到了大漢王朝重新走向繁榮昌盛的曙光。他親眼見證了一顆象徵和平的種子正悄然萌芽,並朝著光明茁壯成長。與袁紹截然不同的是,從劉備身上,他們感受到了源源不斷的希望。 

 起初,田豐早已打定主意此生做一個平凡無奇的市井小民,安享晚年,平平淡淡地度過餘生便罷了。 

 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他彷彿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線曙光,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老百姓內心深處的渴望和期盼。百姓們渴望著國家能夠統一,不再飽受戰亂之苦;他們期待著一個強大而繁榮的大漢王朝再次崛起於世界之巔。 

 正因如此,他和沮授下定決心,親自登門拜訪劉政,希望能在其麾下謀得一份官職。他們迫切地想要為大漢的復興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一展抱負。 

 事實上,此時此刻的他們終於明白了劉政當年那番話背後蘊含的深意。忠誠固然可貴,但單純的忠誠並非明智之舉。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和追求,不能盲目地跟隨他人,只為實現對方的宏偉藍圖,甚至不辨是非、不顧一切地誓死相隨。 

 回想過去,他們對待袁紹便是這般態度。儘管早已察覺到袁紹性格中的缺陷——優柔寡斷且剛愎自用,但他們從未嘗試去改變這種狀況。 

 在他們眼中,君臣有別,自己作為臣子,怎敢質疑、修正主公袁紹的過錯?然而時至今日,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即便是高高在上如袁紹這般的主公,也難免犯錯,同樣需要改進和接受世人評判。 

 若皇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又何須設立眾多官員呢?百官之所以存在,其價值就在於能敏銳洞察問題所在,迅速採取措施予以矯正,並全面梳理歸納各類問題呈報給皇帝。倘若皇帝一意孤行,執意在歧途上越陷越深,那麼身為忠臣義士,理當挺身而出,直言進諫,甚至當面斥責皇帝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