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喜公請入甕

 一共十二道菜,按照傳統宴席配備,四個涼盤,八道熱菜,其中一道為湯羹。

 剩下七道,有三道是必備的。

 第一要有豬肘,象徵大富大貴,接著再來個魚,年年有餘。

 豬肘和魚,都要完整,端上才好看。

 還有一樣,是雞,最好是小公雞,同樣要做成整雞,喻意吉祥如意。

 雞鴨魚肉,雞為諸肉之首,不是鬧著玩兒的。

 這三道大菜,也叫硬菜,意思是拿得出手,見得了人。

 在以前,婚宴上沒有這三道硬菜,客人們吃完席,回家難免要笑話一番。

 當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後世婚宴上,越來越多的名貴菜品,替代了這傳統的三大硬菜。

 諸如海參鮑魚活蟹,更高檔次的還有帝王蟹龍蝦等。

 林鈞倒很喜歡這種傳統做法,尤其跟著師傅跑鄉下接婚宴的時候,看著賓客掏出袋子,把雞肘魚一搶而光——

 按師傅的說法,把這三道菜燒好了,才能承接宴席。

 虎皮大肘子金黃酥爛,糖醋鯉魚,林鈞用了魯菜做法,將之炸至定型,再澆糖醋汁,恰是一尾鯉魚躍龍門!

 若是後世,林鈞是不大愛這麼燒魚的,家家都不缺吃的,下館子再來個又甜又油的大鯉魚,那真是膩到不行。

 這裡不一樣!

 糖油都是大愛!

 灶房院子裡就養了幾籠雞,林鈞千挑萬選,選了個長得最像崽崽的。

 滿意地親自動刀,拔毛,林鈞還心情愉快地哼起了歌:“我追,你逃,你插翅難飛~”

 一年齡的小公雞,不需要烹飪太久,林鈞選擇做了北方最愛的燒雞,其實叫燻雞更為恰當。

 國內有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燒雞,公認最有名的四家,安徽符離集,河南道口,山東的德州扒雞,以及遼寧的溝幫子燒雞。

 四大燒雞名氣之始,源於後世鐵路的四通八達。

 相對於其他食品,燒雞涼了以後風味更佳,又便於攜帶,火車上來上一隻,香氣撲鼻,連骨頭都能嚼了,剛好從上車吃到下車。

 林鈞四大燒雞都嘗過,各有千秋,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