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草原生活從揀牛糞開始

 揀回來的牛糞,都是當年新拉的牛糞,潮氣大,不能直接使用,通常會被牧民拾回來,壘成羊圈。

 經過一年曝曬風乾,水分揮發殆盡,就成了很好的燃料了。

 新糞壘成新的羊圈,舊糞牆拆了做燃料,週而復始。

 所以,遊牧民族的生活看似自由,其實也不是完全的隨心所欲。

 每年的遊牧路線,從春季牧場一直到冬季牧場,都大差不差,不能偏離太多,尤其是冬天。

 不然就會面臨燃料不足的問題。

 林鈞自然是入鄉隨俗,一邊給袁彬哈銘講著牛糞的正確打開方式,一邊一起動手,把新鮮牛糞壘上牆,再拆了舊的牛糞出來。

 搬回帳篷,佔了好大一堆,哈銘不解地問道:“太多了吧?晚上睡覺的地方都沒了!”

 林鈞笑道:“放心,今天就燒沒了!我還怕不夠呢!”

 說著,又指揮起袁彬哈銘兩個主要勞動力挖起地來!

 林鈞也沒閒著,砍了棵樹,劈了幾塊板出來,也沒釘子,就在兩塊板子上挖了兩道溝,再把剩下的兩塊板卡了上去,就成了一個無底無蓋的木框。

 林鈞如法炮製,連做了幾個模具出來。

 哈銘和袁彬,一直挖了六尺深,林鈞才叫了停。

 想搭土炕,就要先做土坯,也就是土磚,想要土磚好,就得用粘性大的黃土,北方地表一層,卻大多是黑土,過於鬆軟。

 所以要往下面多挖挖。

 挖出來以後,不能全用土,最好再摻點乾草,就像是水泥裡的鋼筋,增加其韌性。

 以水和之,放到模具裡,定了型以後,曬乾,就能用了。

 早些年,紅磚場還沒開得遍地都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土坯房,只要黃土夠多,天氣夠好,一天曬夠足夠的磚,兩天就能把房子蓋起來。

 這大冬天的,也別指望曬乾了,放到外面就凍成冰坨了,根本沒法用。

 林鈞的辦法很簡單,既然沒法利用自然陽光,那就人為干涉——

 直接放帳篷裡,用爐火烤乾。

 林鈞臨時又搭了個火爐出來。

 兩個火爐同時燒起,不計成本的往裡添牛糞,轉眼間,小帳篷裡就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