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伯趙

 新城被命名為了黎城,得到了一眾火雀氏族嫡系子弟的認同,即便是從主家趕來的贏犁,也覺得這個名字很有意境,是個好彩頭。

 姜尤作為部落的首領,親自在剛砌成的城牆上題了城名。

 其實若是按照以往的習俗,是根本不用題字這麼麻煩的,更多的是在城牆上掛起代表自己部落的圖騰旗幟,用來彰顯領土所有權,要麼就是直接用獸血或者天然的植物顏料在城牆上繪製圖騰。

 不過姜尤有意在部落內部推動文字的發展,還是在眾人不太理解的目光下刻下了黎城二字。

 文字的誕生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方便了知識的傳承和傳播,更有利於民眾智慧的啟迪,兩個不算特別工整的字刻在城牆上,只要讓人瞧見,自然而然的就會引起深思,帶動他們學習文字的熱情,對於加深部落歸屬感有著巨大的幫助。

 而在城牆的四角,當然也免不了要樹立起部落的圖騰旗幟了。

 火雀氏族的旗幟,是一個簡單勾勒的紅色小鳥,周圍有火焰升騰,看起來別有一番蒼茫悠遠的意境。

 姜尤和眾人站在新建起的城牆上,繪著火雀圖騰的旗幟就在身旁迎風飄蕩,他們看著遠處的天空上,一排排的小鳥成群結隊飛過,露出了感慨之色。

 姜尤有些詫異,如果沒有看錯的話,那些應該就是伯趙鳥了。

 伯趙鳥是大荒時期的說法了,如果按照現代的說法,那就是伯勞鳥。

 這種鳥兒在東夷集團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夏至的象徵。

 東夷集團以鳥紀年,這個時期連最早的黃帝歷都還沒有發明出來,大家根本沒有具體的時間概念,雖然已經有了明確的四季,但都是根據鳥類的遷徙來大概判斷的,也就是所謂的物候歷。

 有道是:

 玄鳥者,春分至而秋分去;

 伯趙者,夏至鳴而冬至止;

 青鳥者,立春鳴而立夏止;

 丹鳥者,立秋來而立冬去。

 因此,當眾人看到伯趙鳥已經飛來,並且開始鳴叫的時候,就都意識到了——夏天已經到了。

 “說起來,我們從汘水遷徙而來,到新城建成,竟然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幾十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