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羽惟鄉 作品

第六十七章 諸事紛紛 邊境戰火又起(4000字)

 “官家,此言差矣,南方此時正是一片祥和,不知何處有匪患?再者而言,江浙等地,文風吉盛,甚至崖山之地,亦有兒童誦讀之聲,臣斗膽請問管家,我大宋,何處文風不顯,教化不足?”

 一名老臣出班詢問。

 劉備抬頭看了眼,沉聲說道:“朕說的南越之地,爾等可有異議?南越小國,公然殺害我朝將士,還將頭顱扔到便溺之處,以示羞辱,這口氣,你們能忍,朕忍不了!”

 說著,重重的拍了下案几。

 老臣見狀,只得默默退回班中。

 “大宋之前,文恬武嬉,兵無戰心,經過多次軍中大比,才稍稍有所改善,若是貿然對金人出擊,恐怕會死傷慘重,故而,以南越之人為磨刀石,讓軍士見見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韓世忠,辛棄疾,你們二人帶領神武軍,奉天軍一同南下,務必攻克南越之地。楊沂中,你去奉天軍中叫來魏勝,你們率領泉州水師,沿著水路而下,此舉,水陸並進,光復南越之地!”

 這三人見官家點將,自然是出班領命。

 “官家,臣有一事需要告知官家。”

 陳康伯出班說道。

 “講”

 “臣請戰,臣要與楊殿前一同征伐南越之地。一是,臣曾率領水師海上剿匪,與魏勝等人較為熟悉。二來,臣在戶部曾撥付銀兩,用作軍器監研發新武器,無意間製作出來一尊形如猛虎蹲坐於地的小炮,臣打算將此物運用於戰事,看看效果如何。”

 劉備思索了一番,說道:“此事,等朕看看軍器監製造出來的新式小炮長什麼樣子再說吧。各位臣公,若是無事,今日便散朝。楊沂中、陳康伯、韓世忠你們三人,呃,對了,還有辛棄疾,你們四人且先去勤政殿等候。”

 眾人散去,楊沂中等四人一同前往勤政殿。

 勤政殿中,官家還未到。

 四人步入殿中,便有一位太監將椅子擺放好,示意幾位先坐下。

 殿中還有幾位小太監正在架子上懸掛地圖等物。

 “陛下駕到!”

 隨著門口太監的一聲高喝,眾人起身。

 劉備快步走到案几處,坐在椅子上,示意眾人坐下。

 掃視一番卻是發現,少了兩個人,便出聲詢問道:“陳亮和魏勝呢?”

 楊沂中一愣,說道:“官家,你未曾傳喚這二人啊。”

 劉備輕聲說道:“那大概是忘了,來人,傳召陳亮魏勝!”

 兩名太監匆匆出宮,去尋二人。

 此時,淮水前線。

 此時,李顯忠帶領著張俊的殘部和背嵬軍,風塵僕僕地抵達了軍中大營。

 夕陽的餘暉灑在營帳上,映出一片金黃,而士兵們的臉上,則寫滿了疲憊。

 一進入營地,李顯忠便神情肅穆地請出了官家賜予的節杖。

 那節杖上鑲嵌著金邊,將皇家威嚴展現的淋漓盡致。

 他站在營地的中央,聲音洪亮地宣讀著官家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淮水一線,現歸李顯忠節制,文泛舟、馮武等二人,務必協助李顯忠統領大營一切事宜,共御外敵,抵禦金人南下!欽此!”

 隨著旨意的宣讀完畢,營地中響起了一片肅然之聲。

 李顯忠指著自己親自押送過來的馬車。

 聲音鏗鏘有力地說道:“各位邊軍兄弟,請看這些馬車,車上裝載的三十萬兩白銀,正是官家為你們準備的軍餉。官家深知邊軍之難,體諒你們的辛苦與付出。他聽聞你們已經整整一年未曾領到軍餉,心中十分掛念。因此,官家特地從國庫中撥付了這筆款項,希望能夠緩解你們的困境。”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其中二十萬萬兩白銀,是專門為弟兄們準備的軍餉,希望這筆銀子能夠減輕你們的負擔,讓你們能夠更加安心地守衛邊疆。而剩餘的銀子,則用於維持軍營的日常開銷,確保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

 此言一出,軍營之中頓時響起一片抽泣之聲。那些邊軍將士們,有的眼眶泛紅,有的掩面痛哭。

 他們之中有的人已經許久未曾領到軍餉,生活艱難;有的人則是因為家中老小等著這筆銀子度日,心中焦急萬分。此刻聽到李顯忠的話,他們心中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只能用淚水來表達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