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當做玄門

 

有了孩子就不一樣了。

 

大喜過後,必有大憂,果不其然。

 

元祐七年六月中旬。

 

宮人整理宮廷物品之時發現神宗皇帝的遺旨,詔令能工巧匠鍛造神兵利器,得劍,取名天問。

 

月底。

 

西軍將領楊邦玉,取出先帝宣詔,令他送劍的密令,補全聖旨來源的首尾,記入中冊。

 

讓人疑惑的是,這等小事兒,只需要吩咐一句即可,為什麼還要下旨?

 

遠在姑蘇的慕容極,卻是忙了起來,半個月的時間,無數相熟的人,來訪詢問,和神宗皇帝的關係。

 

這很重要,萬一他手中有什麼可以推翻現任皇帝密旨,或者什麼炸裂的證據,能夠影響國朝局勢呢?

 

在這種局勢之下,博弈雙方都不想最後翻車。

 

慕容極沉下眼皮,如果不是慕容家勢力龐大,或許已經被人滅門了。

 

冷笑一聲,回過神來,看著眼前的書信,將自己熟識的人的信件留下,其餘的信件,直接丟入燒廢紙的火盆中。

 

這是一灘渾水,他並不想現在趟進去。

 

當今皇帝趙煦,對元祐舊黨早有不滿,幾乎是個公開的秘密。

 

一旦皇帝親政,舊黨勢力必然落馬。

 

同年八月底,太皇太后高滔滔的懿旨下達到姑蘇,宣召慕容極進京。

 

慕容極拿著手中的金黃絹帛,心中有些無奈,真是的因果啊,當初的贈劍之因,如今的攪混水的果。

 

這是讓他為小皇帝擋劍啊!

 

可不要懷疑文臣的心狠手辣,看看明朝死的皇帝就知道了。

 

舅舅王憲一同來的書信中說道,京城中出現了一條流言,皇帝趙煦,並非神宗親子。

 

還有傳言,當初神宗皇帝儲君的人選,是第十一子趙佶,全是太皇太后高滔滔矯詔。

 

慕容極冷笑一聲,真的是什麼手段都用了,背後之人的手段噁心至極。

 

看見趙佶的名字,慕容極的瞳孔微縮,宋徽宗深呼一口氣,安排下出行事宜。

 

他心中早就有了準備,當初猜到神宗皇帝的身份之時,就有了預感。

 

而且,兩人的約定就是如此。

 

此次進京,短時間的是回不來了,慕容極派遣鄧百川先一步進京,購買一處大院子落腳。

 

九月中旬,慕容極北上開封府。

 

同月,已經致仕了的韓維“嘉祐四友”之一,王安石、司馬光、呂公著、韓維,前太子少傅,入朝亮出一個重大消息。

 

神宗皇帝遺旨,拔擢慕容極,為勾當皇城司公事特務頭子,擴充官額三人、吏額十二人、兵額一百二十四人。

 

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不管是新黨還是舊黨,一律反對。

 

這權利太大了!

 

皇城司兩大職責,一管皇城戍衛,二管刺探偵查。能牽制他的人寥寥無幾,這和大宋朝一直以來的維穩不符!

 

反對的奏摺,瞬間堆在太皇太后的桌子上。

 

汴梁城前。

 

慕容極抬頭看著大宋的皇城城樓,對於宋朝來說,哲宗皇帝可以說是最後一個明君了。

 

如果他不能一統天下,宋朝的希望也就此破滅了,在他之後,還有誰?徽欽二帝?完顏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