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兩山鏖戰

 下午三時,糾集了三千八百軍勢的朝倉景連,率部從佐田町出發,再次渡河來到巖出山下,依舊計劃從北麓攻城。

 為減輕攻城的壓力,朝倉宗滴命越前安居城主、一門眾朝倉景隆率領兩千軍勢佯攻國吉城,自己則在芳春寺附近山頭修築付城,用以作為指揮朝倉軍若狹侵攻的本陣,這座城也被稱為中山付城或者中山城。

 剛剛經歷一場勝仗的武田軍此刻士氣高漲,面對再度襲來的朝倉軍,紛紛向慄屋勝久請戰。

 可麾下僅剩六百人的慄屋勝久,並未倉促派兵前去阻擊朝倉軍,而是繼續要求各備依託北曲輪進行防守,不得有絲毫鬆懈。

 而有了前車之鑑的朝倉景連,進軍過程中更加謹慎,多次擊退武田軍的伏擊,讓低迷的朝倉軍士氣略有提振。

 北曲輪外,朝倉景連看著遍地的朝倉軍屍首痛心不已,同時也提高了警惕,他對身旁的侍大將說道:

 “看來守城的將領絕非等閒之輩,待會我指揮弓足輕死死壓制住城內的反擊,你率部儘快填埋土堀,力爭這一輪便把曲輪拿下,為後面的車輪戰開個好頭。”

 由於事先了解了上次攻勢失敗的原因,此次朝倉軍的弓箭和焙烙火矢準備充足,加之人數是守軍的兩倍,填埋土堀的工程得以緩慢推進。

 “主公,這樣下去,形勢對我軍不妙啊。”本丸內,一名慄屋氏的武士不免擔心地對慄屋勝久說道。

 “無妨,先看看再說。”慄屋勝久在井樓上緊盯著北曲輪和山麓的一舉一動,頗有些淡定地說道:

 “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如今攻城的敵軍不過是我軍兵力的兩倍,即便填平了土堀,短時內也無法拿下曲輪。讓我疑惑的倒是,山下分明還有兩千餘軍勢,為何沒有動靜?”

 “想必是上午吃了虧,知道林間小道狹長崎嶇,人多反而不是好事。照我看,多半是作為預備隊等候。”一旁的慄屋勝家分析道。

 果不其然,進攻了約莫一個時辰,朝倉景連不僅沒摸到北曲輪的邊,連土堀也不過草草填平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