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湊熱鬧的丹後

 朝倉孝景覺得朝倉宗滴過於謹慎了,憑藉朝倉家的實力,拿下一座小小的國吉城還是不成問題的。不過,出於對這位叔祖的尊重,他表示接受他的條件,一個月內拿不下此城,大軍便撤回越前。

 “大師,這是本家邁向新時代的第一步,請您千萬不要讓我失望。”朝倉孝景頗為鄭重地向朝倉宗滴欠身行禮。

 朝倉宗滴淡然道:“貧僧盡力而為吧,不論成敗,一切皆有天數。”

 相較於朝倉孝景的勝券在握和意氣風發,同為若狹鄰國的丹後,內部卻因為接下來如何對待武田氏,產生了激烈的爭執。

 丹後國,地處山陰之道,因處於丹波後方,因此得名丹後。其西南是但馬國,東南是丹波國,東邊是若狹國,北臨日本海。下轄加佐、與謝、中、竹野、熊野五郡,國內以山地為主,但海上交通便利,物產相對豐饒。

 此時,名義上掌控丹後的大名,乃是名門一色氏。

 一色氏之祖為足利泰氏的兒子一色公深,因以三河國吉良莊一色地方為本貫,故以一色為苗字。最初被任命為九州探題,後回到畿內周邊,取得若狹、丹後、伊勢、志摩、三河國及尾張國兩郡守護,風頭一時無兩。

 同時,一色氏擔任室町幕府侍所所司,為“四職”中的筆頭,深受幕府重用。等到足利義滿仿效公家的五攝家和七清華家,定立武家的“三職”和“七頭”時,一色氏以足利氏一門的身份亦是躋身其中,地位尊崇。

 一色義貫時,由於與將軍足利義教對立,被奉義教之命的武田信榮誅殺,使一色氏的支配力量大大削弱,一色氏與若狹武田氏的宿怨就此開始,

 後來一色氏數次與武田氏發生戰爭,武田元信還一度擔任丹後守護。最終,一色氏的領地分別遭受細川氏、武田氏的瓜分,只能勉強支配丹後一國。

 第十四代當主一色義清病逝後,一色氏宗家血脈斷絕,守護代延永氏擁立出自庶流的一色義幸繼承家業,實際是把他作為提線木偶,成為延永氏掌握丹後實權的工具。

 當時的形勢是,守護代延永氏控制著丹後府中城一帶,加悅石川氏、宮津小倉氏、久美浜伊賀氏等國人眾將丹後瓜分統治,名義上的守護一色義幸,僅僅控制加佐郡西部部分區域,只能在自己的居城建部山城,看著四分五裂的丹後國唉聲嘆氣。

 而經過武田元信、武田元光、武田信豐三代人的努力,武田氏的丹後攻略小有所成,加佐郡東部以倉橋城為中心的區域被武田氏佔據,重臣白井光胤被任命為加佐郡代。

 聽聞信重成為若狹武田氏新任家督,一色義幸覺得是時機收復被武田氏侵佔的領地了,但苦於手中糧草兵馬不足,便於天文七年臘月二十五日,召集守護代、豪族、國人等實力派,在建部山城商議出兵之事。

 沒成想,一色義幸這個提議一經說出,便遭到眾人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