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大罪

 “我……”聽到這,武田信豐頓時語塞,憋了半天,總算想了個理由:“古語有云:生命為萬物之本(命あっての物種),我留著這條命,也是為了今後東山再起做打算。”

 “能將‘貪生怕死’說得這麼冠冕堂皇,弟弟我甚為傾佩。”信重算是徹底看透這位武田氏昔日當主的懦弱本性了,既然如此,便沒什麼好說的。

 “那我們開門見山吧,今天,我給你兩個選擇:一是將家督之位禪讓與我,自行選擇一處寺社出家,吃穿用度由我按時供給;二是我直接當做是從三方殿手中‘繼承’的當主之位,跟你沒有一分關係,且因為你昨天貪生怕死的行為,實在不配留在若狹,只能將你放逐出去,從此之後不得踏入若狹半步。”

 信重這兩條看似沒區別,實則飽含深意。第一個選項,是顧及了武田信豐的顏面,信重從他那裡繼任若狹武田氏第八任家督,跳過了武田信孝,算是將“宮川之亂”的家醜掩蓋過去;第二個選項,則是妥妥地打了武田信豐的臉,信重自行繼任若狹武田氏第九任家督(武田信孝是第八任),武田信豐則揹負罵名永不得返回若狹,今生都將如喪家之犬般四處流浪。

 聽完信重給出的兩個選項,武田信豐瞬間失去了力氣和希望,“撲通”一聲摔坐在地上,他雙手緊緊地握住衣角,彷彿要將自己緊緊包裹起來。

 “我究竟有什麼錯?在位半年不到,竟要遭受兩次羞辱……”

 “兄長,你錯就錯在志大才疏。”信重深吸一口氣,隨即列舉了武田信豐的“三大罪”。

 “首先,你不顧本家現狀,堅持向幕府頻繁獻金,以換取將軍對你的口頭支持,此舉造成本家財政日益困窘,百姓苦不堪言,其罪一;

 其次,你耗費重金收買尼子家,妄想恢復本家在安藝地方的勢力,結果血本無歸,造成本家財政更加拮据,其罪二;

 此外,你推行‘賴母子’政策,造成國內寺社、商人勢力不滿,一揆此起彼伏,其罪三。

 上述三條,難道還不夠讓你清醒麼?”

 為了應對今天這種局面,信重也是下了些功夫準備的。

 這第一條罪名,源自若狹武田氏的立國之本——即與幕府、管領乃至近畿強力大名保持密切聯繫,以獲取外界強力的支持。

 這一慣例,在“應仁之亂”前確實有效,武田氏也多次藉助幕府的力量平定了國內的叛亂。但隨著幕府、管領實力的衰弱,繼續秉持這種政策,最終只會造成武田氏入不敷出,財政困難。

 這第二條罪名,就說來話長了,涉及到了若狹武田氏和安藝武田氏之間的糾葛。

 簡單說來,安藝武田氏的家督武田信榮,跑到了若狹擔任了若狹守護,創立了若狹武田氏,並一度擔任安藝、若狹兩國的守護,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安藝武田氏雖然出現的早,但應該算是若狹武田氏的分家。

 後來,若狹武田氏因故失去了安藝守護一職,雖說後來又通過幕府的關係,獲得了安藝國內安南、佐東、山縣、安北四郡“郡主”(分郡守護)之職,但彼時已經是有名無實,安藝武田氏也逐漸剝離出來,若狹武田氏在安藝的影響力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