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武當山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撥離間

但傅劍寒搶先說道:“咱們都是自家弟兄,老楊跟我是莫逆之交,東方兄弟跟我也曾同歷患難,不是外人,何必搞江湖上那一套口是心非的話,東方兄弟覺得老楊你太拘謹了,老楊你也覺得東方兄弟不夠灑脫,咱們三個索性找個酒館,買他幾十斤高粱,就在這馬車之中,喝他個不醉不歸,到時候什麼拘泥統統都沒有了。”

東方未明和楊雲齊聲喝止,畢竟三人身有要事,要阻止天劍門和絕刀門的火併,哪有自己先喝的爛醉如泥的道理,更何況憑三個少年人,能不能對付的了幾個老傢伙,連三成把握都沒有,怎能再有懈怠。

傅劍寒討了個沒趣,說道:“事情是該管的,可是酒也不能不喝,咱們這就說定了,待得事成以後,都要喝個不醉不歸,要是誰謝敬不敏,或是藉機推脫,那便不是兄弟了。”

楊雲搖頭道:“要我跟你那般牛飲,那可要了我老命了,你既要與我同桌共飲,卻需守我的規矩,喝得盡興倒也無妨,卻需每一口酒都要細品滋味,方不負這釀酒的糧食,如你那般灌進了肚中,且不說有何後患,沒的糟蹋了上等美酒的滋味。”

傅劍寒兀自不服,對東方未明道:“東方兄弟,你來評評這個道理,古時好漢都講究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才是豪爽磊落男兒的本色,要是如女子品茶似的,講究什麼笑不露齒那些見鬼的規矩,豈不成了娘們。”

東方未明左右為難,雖然知道這兩個人,都是仗義豪爽之人,但對飲酒之理念,竟然大相徑庭,而且針鋒相對,也不知該說誰對誰錯,忽然腦中靈光一閃,說道:“牛飲也好,細品也好,總之都是小弟算賬,兩位喝多少酒,都算在我的賬上。”

傅劍寒要論的事,東方未明巧妙的化解了,楊雲不免心中對東方未明多了幾分好奇,馬車一路朝西南而行,竟是往成都那邊而去,楊雲早已指揮車隊,借了三套粗布衣裳,給傅劍寒和東方未明換了,平時更是極少跟商鶴鳴父子交集,採買衣食之時,也是儘可能的三人並不分離。

楊雲和傅劍寒都是劍術高手,隨身長劍頗為難藏,東方未明藝兼數門,鐵棒丟在車中,倒也並不如何焦躁。

可馬車距離成都如此之近,三人一合計,多半是西門玄先下手為強,意圖強攻絕刀門,逼絕刀門低頭認栽,甘心臣服,但絕刀門是在成都城中,一旦鬧出亂子,官府怎會袖手不理,這麼一搞,天劍門豈不成了武林公敵,比魔教尚且不如。

但路徑明明如此,傅劍寒雖然武功了得,卻是不工心機,楊雲雖然見多識廣,卻也猜度不出商氏父子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隨著時日之過,三人漸漸發覺不對,因之本來應該轉而向西的官道,卻徑直朝南,倒似乎有意避開成都方向似的。

又行了兩日,這才轉而向西,兜了個大圈子,卻又往北而行,傅劍寒倒是滿不在乎,買了不少茅臺酒,在車中自斟自飲,楊雲和東方未明齊聲勸阻,卻始終攔阻不住。

也不知到了一處什麼江邊,西門玄和商鶴鳴率領門人,棄車乘船,給車隊算了十七兩路資,傅劍寒、東方未明和楊雲面面相覷,雖不知他們有何圖謀,但在陸地之上,不論是混在車隊之中,還是沿途追蹤,總還可以掩藏行跡,可江河的水路,船隻本就有限,後方是否有人跟蹤,更是一望可知,絕無掩飾的餘地,這可難辦之極了。

好在楊雲年紀最大,聽聞過昔年刀劍門的一些往事,似乎記得他們門中師父無上真人,曾在凌雲窟授徒傳藝,看他們行進的方向,正是樂山之旁,這樂山之上,東方未明曾經去過,本來路徑應該熟識,但如今的水路卻沒走過,更何況上次還是荊棘領路,實在一籌莫展,那堪輿圖本來應該甚是熟識,但關偉的圖,旨在行鏢問路,所繪路徑該是最穩妥的康莊大道,怎會繪製水路的行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