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濺武當山 作品

第四十八章 二桃殺三士

東方未明點頭道:“就算沒有夏侯兄囑託,聶兄的安危,兄弟也是放在心上的,只是本事不成,怕是還要聶兄搭救了呢。”

夏侯非哈哈大笑,笑道:“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啊,等事情忙完以後,可得再回來暢飲一番,到時候就在芙蓉坊,咱們兄弟喝上一杯,年老伯只怕也得好好地謝你了。”

蕭遙等的甚是心焦,催促道:“你們有話回頭再說不遲,咱們要是去的晚了,什麼佛祖刀劍早就到了魔教的手裡了,還爭什麼。”他心中焦急,催促之時,將佛劍魔刀,說成了佛祖刀劍,好在周遭沒有佛門弟子,不然若聽蕭遙如此謗佛滅祖,非跟他好好理論一番不可。

東方未明點頭稱是,與夏侯非拱手道別,一揚馬鞭便跟在蕭遙身後,年祈想要給東方未明帶些臘腸作為回禮,卻見東方未明早已去的遠了。

蕭遙策馬疾馳,說道:“我是沒料到魔教動作這麼快,但剛開始著實想不明白,魔教在西域橫行幾十年,所積寶物難道還少了,怎麼會為了兩件不起眼的兵器,而去眼紅心熱。”

東方未明道:“除非傳言是真的,刀劍真有什麼異能也說不定呢。”

蕭遙道:“這未免是自欺欺人之言了,江湖上神兵利器原亦不少,奈何鑄造之術失傳太久,加之冶煉之法不明,如今的‘寶刀利器’,可比不上數百年之前了,就算是數百年前的屠龍刀,倚天劍,也只不過是鋒銳了一些罷了。”

東方未明奇道:“倚天劍,屠龍刀?”

蕭遙道:“那是百餘年前,威震江湖的江湖的真正神兵,傳言此物削鐵如泥,烈火不損,卻沒聽說什麼增長功力,吸人精魄的怪事,因此我敢斷定,這佛劍魔刀,也只不過是誇大其實的噱頭罷了。”

東方未明道:“既然如此,咱們還巴巴的趕去樂山幹嘛,魔教既然聽信傳言,最多不過是搶到了兩樣兵器罷了,反正為禍也不是甚烈,且由他去吧。”

蕭遙搖頭道:“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寶刀寶劍或許不值一提,但魔教的真正目的,卻是要‘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東方未明道:“什麼一二三的,殺什麼三是?”

蕭遙微微一笑道:“那是《晏子春秋》裡的故事:公孫接、田開疆、古治子事景公,以勇力博虎聞。晏子進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見公曰:‘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剌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勀敵之人也,無長幼之禮。’因請公使用使人少饋之二桃:‘三子何不詈功而食桃?’於是三士皆論功爭桃,“最後皆反其桃,挈領而死。”

東方未明不通文墨,蕭遙這之乎者也,可給他講的瞠目不知所對。

蕭遙見他臉露迷茫之色,只好微笑道:“春秋列國時,齊景公朝有三個勇士,一個叫田開疆,一個叫公孫接,一個叫古冶子,號稱‘齊國三傑’。這三個人個個勇武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卻恃功自傲。

當時齊國的田氏勢力越來越大,直接威脅著國君的統治。而田開疆正屬於田氏宗族,相國晏嬰擔心“三傑”為田氏效力而危害國家,屢諫景公除掉‘三傑’,然而景公愛惜勇士,沒有表態。”

東方未明沉吟道:“齊景公倒是厚道之人了,不然猜忌起來,哪管什麼勇士重臣,還不是一股腦都斬首示眾了。”

蕭遙點頭道:“不錯,其時適逢魯昭公訪問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魯國由叔孫蠟執禮儀,齊國由晏嬰執禮儀,君臣四人坐在堂上,‘三傑’佩劍立於堂下,態度十分傲慢。

晏嬰心生一計,決定藉機除掉這三個心腹之患。

當兩位君王酒至半酣時,晏嬰說:‘園中桃子已然熟了,摘幾個請二位國君品鑑一番吧?’

齊景公大悅,傳令派人去摘。晏嬰忙說:‘金桃很難得,還是臣親自去吧。’一會兒的功夫,晏嬰帶著園吏,端著玉盤獻上了六個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