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七章 明達的修行

 裴行儉看到門前也放著一筐柿子,問道:“當年怎麼沒看出這顆柿子樹能夠結果這麼多。”

 與裴行儉年紀相仿的張大安笑道:“怎麼?現在你後悔辭去縣令一職了?不過你後悔也沒用了,下官是渭南縣的縣令,這顆柿子樹上的果實也歸下官所有。”

 張大安依舊摘著柿子,他是一個很勤快且務實的人。

 當初辭官之後,裴行儉就相信以京兆府的眼光,張大安這個人比自己更適合當一個縣令,也能做得更好。

 張大安從這棵樹上摘了兩筐柿子,他脫下粗糙的外衣道:“如你所說當初這顆柿子樹結不出這麼多果實,後來讓郭寺卿來看了看,他說是屋簷太高了,擋住了陽光。”

 “去年冬天,下官將那片閒置的屋頂拆了之後,今年就得到了豐收,郭寺卿將這棵柿子樹治好了。”

 裴行儉現在所住的家在縣衙邊上,這是張大安特意安排的,而薛大哥的家在渭南縣的另一頭。

 當初一起出來的河東三個好友,明禮大哥還在為賣出蜜水尋求機會,往後薛大哥要在張士貴將軍麾下做事。

 三人的距離也就更遠了。

 往後各自有各自的事,裴行儉忽然覺得有些失落。

 張大安將兩筐柿子放在一旁,道:“郭寺卿說過,糧食一直伴隨著我們,這麼多歲月了,人已經換了很多次,可這些糧食從未變過,這世間的道理也是這樣的。”

 裴行儉疑惑道:“張縣令,你要當聖人了是嗎?”

 張大安忽然一笑道:“我成不了聖人,聖人也不會當縣令的。”

 裴行儉苦惱地嘆息一聲。

 渭南縣確實在張大安的治理上越來越好,今年渭南縣與咸陽縣要競爭關中模範縣。

 而關中的種種舉措正在推廣向洛陽,往後在洛陽各縣也會興建崇文館。

 太子高居朝堂,可偏偏又是一個注重州縣建設儲君。

 一邊建設,一邊要將一切欠缺的條件都補上,如果以往的州縣制就是一件破破爛爛的衣服,那麼京兆府現在所做的就是在破布上縫縫補補。

 並且自太子掌握關中農事以來,一直如此地踐行著。

 秋風席捲了整個關中的時候,關中又迎來了一次豐收,今年的柿子太多了許敬宗召集了各縣的縣令商議如何將柿子賣出去。

 有一個縣令道:“可以將柿餅賣去潼關。”

 有人當即反駁道:“洛陽與潼關的柿子也豐收,光是洛陽就有一萬三千石的柿子不知道該如何處置,說是要運往關中了。”

 李道宗坐在上座沒有發言。

 眾人的神色凝重,柿子可都是鄉民們的心血,吃嗎?吃得完嗎?

 現在的崇文館主事身兼京兆府書令官的顏勤禮已是如今許少尹的二把手,他道:“今年關中貨物還有一次運送河西走廊出口的機會,現在收穫的柿子到了冬天就可以製成柿餅,賣去河西走廊。”

 剛來到京兆府任職不到兩個月的溫挺站在一旁聽著,他聽著京兆府眾人都在為現在一度氾濫的柿子想辦法。

 鄉民們收穫了這麼多的柿子不能顆粒無收。

 這是他的感受,也正是京兆府一直在做的事。

 許敬宗沉聲道:“不管如何,今年各縣都各自想辦法,將柿子保留下來也好,運出去也好,都要拿出具體的方略。”

 底下的一眾縣令都開始了議論。

 言語中各縣的縣令對商賈都有不少意見,這些商賈在尋找發財的機會時,一個個都紅了眼要買葡萄。

 現在柿子幾乎要滯銷了,這些唯利是圖的商賈又不知去了何處。

 等各縣的縣令離開之後,顏勤禮才開口道:“其實不止是關中與洛陽,今年嶺南道與江南兩道也是豐收。”

 而也正在關中正在豐收的柿子頭疼的時候,許敬宗想出了一個昏招,他想要將柿餅賣給西域人,並且承諾給西域人更多的來年香皂的份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