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七十四章 底層工作的重要性

房玄齡提著筆還在書寫著,道:“沒讓殿下看,一旁的交給趙國公。”

想到接待諸國使者的事就是舅舅在安排,李承乾後知後覺將奏章遞給了舅舅。

長孫無忌只好打斷當前的工作,拿過奏章看了起來。

李承乾坐在舅舅與房相中間,揣著手有些不知道該去做什麼,乾脆就這麼目視前方。

眼前鄭公魏徵帶著馬周正在與褚遂良爭論著,兩人就科舉糊名一事,正在反覆論證。

如果說鄭公一方是贊成糊名的正方,那麼褚遂良一行人便是反方辯論選手。

雙方爭執從君子之道,講到了儒家經典,試圖開始從道德層面來辯解。

漸漸地,雙方背後的人越來越多,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李承乾看得津津有味,古人辯論端是精彩的,尤其是這些飽讀之士,引經據典,甚至拿出了漢高祖,或者文景之治的種種國策來辯論。

見舅舅又將奏章遞了過來,李承乾伸手接過看了起來。

“給房相!”長孫無忌道。

“原來這也不是給孤的。”李承乾又交給一旁的房相。

“老師?”

聽到一聲親切的老師,原本長孫無忌正在書寫的筆觸明顯一頓。

房玄齡提筆道:“殿下有何吩咐?”

李承乾咳了咳嗓子道:“其實孤看了奏章上的內容,在吐谷渾建設都護府挺好的,沿用漢時治理西域的方略。”

見房玄齡還有些猶豫。長孫無忌道:“殿下所言不錯,老夫也是認可建設都護府的方略,因吐谷渾新可汗慕容順不願回去,想要將吐谷渾交給大唐,按照大唐的治理,應該建設都護府。”

李承乾點頭又看向房相,又道:“孤有個建議。”

房玄齡道:“且說。”

“派出文官隨都護府的將領一同前去,教化吐谷渾人,讓他們說關中話,唱關中的歌謠。”

房玄齡又道:“教化一策需要長時間教導,少則三五年,多則六七年才會有成效。”

長孫無忌道:“殿下至今還在認為教化方略很重要。”

李承乾坐在兩人中間,又道:“如果教化上不統一,他們早晚還會作亂,如果身份上能夠獲得認同,那麼他們也是唐人,他們亦是天可汗的子民。”

言至此處,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都沉默了,倆人都不講話了。

惹得李承乾撓了撓頭,也不知是哪裡說錯了,大概是莽撞了?還是太超前了?

乾脆自己也保持沉默。

有太監送來了奏疏道:“房相,這是陛下讓老奴送來的。”

房玄齡點頭接過旨意,示意這個太監可以離開了。

李承乾側目也看著,所言的無非是九成宮又被水淹了,陛下如果來年要去九成宮避暑的話,要修繕宮殿。

歷史上九成宮被淹次數很多,本來九成宮又叫仁壽宮,本來是給隋朝皇帝避暑的,隋文帝甚至最後都死在九成宮。

現在要修繕九成宮,多半又要不少錢,而且就算是修繕了,父皇要去九成宮避暑,更是耗費錢糧無度

就在今年父皇去驪山秋獵,費何止三萬貫,這還沒算糧草的。

房玄齡又將交給一個文官,叮囑道:“讓工部安排人看看,是否能夠抽調人手。”

“喏。”

李承乾還坐在原地,看到房相直了直後背,看了看四下,從一旁拿起一張胡凳,再往胡凳上放了幾卷看似無用的卷宗,一根布固定住。

一旁的小吏看了眼,太子殿下端坐在角落,也不知道在做什麼,也不敢多問。

做好這些,李承乾將墊了卷宗的胡凳放在房相的後背與椅子中間,道:“老師,這樣會舒服一些嗎?”

房玄齡往後靠了靠,感受後背有東西墊著,點頭道:“舒服多了。”

長孫無忌也敲了敲後腰,當即有眼尖的文吏學著太子殿下,有樣學樣。

有了別人所做的靠墊,長孫無忌的臉色依舊冷峻,他整理好一堆卷宗放在一旁的小桌上,“這些奏章都是關於吐谷渾的,殿下可以翻閱看看。”

原來剛說起吐谷渾的問題,舅舅早就在整理相關的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