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趙麗麗 作品

第1433章 情有獨鍾

  他倆還是瞭解易飛的。

  要說貢獻,這小家對臨東的發展是有巨大貢獻的。

  麗飛公司不說了。

  就衝他拉進來的投資,都可以說貢獻巨大。

  苗記投資一億多美金。

  苗惠昕對麗飛集團和三方集團各投入五千萬美金,這還不包括生產線。

  章氏重工也要在臨東建廠,初步的計劃也是第一期投資五千萬美金。

  特別是剛才聽他一番言論,這傢伙的遠見幾乎無人可比。

  這也是賀長明痛哭流涕讓易飛留在臨東的原因。

  但要讓他義務為臨東做事。

  這傢伙沒有這麼高的風格。

  他的義務針對個別單位和個人。

  他和刑志東他們的關係是不錯,但也沒有好到義務幫他們廠的地步。

  而且以前。

  易飛話裡話外,字裡行間都有吃掉這些國營廠的意思。

  這怎麼不承包,也不要股份了。

  關雲濤說道:“你剛才說的這幾家廠的所有產品都經過秋城貿易公司銷售,你肯定得扒層皮了。”

  他愣了下就明白了。

  這傢伙在改變策略啊。

  他以前通過承包變相的把這些廠的個別車間劃拉到麗飛公司。

  現在開始通過銷售產品控制這些廠了。

  這不就是這些廠都將開始給他賺錢。

  他還不用管這些廠的工人,和他沒關係,工資獎金都不用發。

  操,還義務。

  義務個屁啊。

  “關叔叔,這麼說就不對了,啥叫扒層皮啊。”

  易飛說道:“這是正常的商業活動,秋城公司算是他們的銷售商,國外很多公司不是在國內有代理商嗎?秋城公司也算他們產品的代理商,咱說實話,就他們的產品,就他們的銷售能力,也就在咱臨東市還有些市場,東江省的銷售份額都不多,而秋城貿易公司能讓他們的產品銷向全國,甚至全球,各個公司發揮自己的特長,這就是強強聯合,當然,利潤方面,肯定得給秋城貿易公司留一定的空間,但通過改革,他們的產品質量上去,相對成本降了下來,廠家有更大的利潤空間,臨東市電纜廠就是個例子,沒有秋城貿易公司,他們的產量能翻幾番?利潤能翻幾番?上交利稅能翻幾番?我又不是不瞭解電纜廠,他們翻個屁。”

  他算是知道為啥國營單位競爭力越來越低。

  連一向開明的關副府長都認為經銷商是在扒皮。

  現在各個廠家有計劃內產品,都能生存下去。

  過幾年。

  完全市場化了,他們生存個啥。

  市場!

  大家還是不瞭解市場的重要性。

  以後外企進來了,民營企業起來了,計劃內產品沒有了,你沒有市場,指啥存活。

  再說。

  國營廠不賺錢不是因為產品價格,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