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趙麗麗 作品

第1255章 稀土

  她還是按照那人要求的,給了她20個點。

  那個人也因此上了岸。

  易飛這才開始關注起稀土來。

  周書文是個運氣好的掉渣,而且頭腦非常清醒的人。

  知道這種漲價是不能複製的,她並沒有把更多的注意力關注到稀土上面。

  還是老老實實的做著她的電器生意。

  易飛後來也在網上斷斷續續看了有關稀土的文章。

  才知道這玩意是戰略資源。

  多數人認為從90年以後的十五年間,華夏賤賣了太多的稀土資源。

  真的把稀土當土賣了。

  其中漂亮國、東瀛、東平國沒少坑我們,背後使用了不少噁心人的手段。

  但也有的人認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華夏用了二十年多年的時間對世界稀土的產業進行的佈局。

  易飛還是贊成第二個少數人的觀點。

  他回來時,華夏的稀土產業鏈已非常完善,技術領先世界十年。

  我們培養了一大批有關稀土的高科技人才,而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只想著怎麼以更便宜的價格從我國購買,甚至都停掉了自己的國內的廠商。

  技術當然沒有進步。

  稀土真的成為了華夏的殺手鐧,是一張王牌。

  基本上控制著全球整個稀土產業。

  不管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觀點,易飛都認為是國運,自己是沒有辦法改變這一點的,就是他下場去幹,都不會引起蝴蝶效應。

  至於國家資源的流失,環境的破壞。

  更不在他的考慮之列,還是那句話,他不做總也有人做的,他做了也不會有更壞的影響。

  易飛決定把稀土做為礦業入門的首選。

  不是採礦,而是從稀土分離和冶煉開始,重點發展稀土的下游產業。

  畢竟在未來的十年,做稀土分離、冶煉還是很賺錢的。

  當稀土企業整合後,可是把目光轉向國外稀土或者重點發展下游產業。

  這就是易飛初步的計劃。

  無論寶石和稀土,都不算大宗商品。

  他下一步看準的礦業是銅礦。

  “啥土?”

  趙秋城疑惑的問:“我怎麼沒聽說過還有這種礦?”

  他認為礦業無非是金銀銅鐵鋁之類的,怎麼還出現了土。

  粘土廠他是知道的,但易飛說的絕不是這種礦。

  易飛對稀土的瞭解並不多。

  說起來,他也只知道幾種重要的元素,有很多他也記不清。

  雖然他的化學課本上有元素週期表,他也只背住了前四十個。

  但稀土是戰略資源,是工業味精,他是知道的。

  易飛把自己知道的向趙秋城解釋下。

  趙秋城問道:“咱華夏有嗎?”

  他沒聽說過,也沒有見過和這所謂的稀土相關的企業。

  易飛問道:“小哥,你沒有聽說過中東有石油,華夏有稀土這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