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趙麗麗 作品

第1235章 看不出來


                 易飛沒準備非得讓關副府長接受自己的觀點。

  現在是紡織工業最鼎盛的階段,一兩年後就開始走下坡路。

  下世紀,改型成功的紡織工業才會再一次崛起。

  但現在說那些幾千、幾萬的紡織廠,很快就進入連年虧損,大部分都要倒閉,別說關副府長,哪怕主管紡織的那些領導都不會信。

  這個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同意建紡織工業園區就行。

  有了工業園,受益的不僅僅是臨東政府,首當其衝受益的是苗記。

  當然。

  這個事不是他要成立個公司那麼簡單的,畢竟工業園區市府要投錢的,你總得建好配套設施,把路橋修好。

  保證水電暢通吧。

  這也是易飛想讓市府建一個工業園區的目的之一。

  要不然,苗記要多少投資在基建上。

  易飛和關雲濤、劉建軍又討論了工業園區招商優惠政策等一系列問題。

  關雲濤和劉建軍對這些並不懂。

  易飛也只是見過,聽說過,具體的操作遠遠沒有他對運作公司熟悉。

  周書文的電器公司也不在開發園區。

  他只是去過一些開發區,看到過一些招商廣告。

  也聽周書唸叨過有的園區給她打電話,想讓她搬過去,有哪些優惠條件。

  可那是二十多年的的事情。

  生搬硬套肯定不行。

  但兩人越聽易飛講越覺得有道理,有些和現在南方國家設立的經濟開發區相似。

  這就是說,和國家現行的政策並不相悖。

  這就好辦多了。

  很多觀點上,三人的意見很快達一致。

  用了幾天功夫,經過多次修改,關雲濤寫了向省府早請成立臨東市開發區紡織工業園區的申請書。

  唯一讓關雲濤顧慮的是,這個紡織工業園區並沒有把市紡織一廠、紡織二廠、市紗廠包括在內。

  總讓人感覺,臨東市的紡織工業人為劃分為兩個團體。

  以幾家國營紡織工廠為一個團體。

  以苗記為主的新型紡織工業為另一個團體。

  當然,這沒有啥大問題。

  那幾家國營大廠也看不上苗記。

  紡織工業園區第一期園區的面積並不大,只有兩平方公里。

  也就是三千畝地。

  搞得大了市府也沒錢投資,一時半會也拉不來那麼多投資者。

  搞大了不如搞精。

  易飛沒有和關副府談別的,甚至易濟堂要重啟都沒有談,儘管江兆輝一直在催。

  也沒有說要正式成立旅遊公司和費萊電子公司的事。

  好讓關副府長安下心來搞開發區的事。

  他和劉建軍去了劃為紡織工業園區的地方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