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飛趙麗麗 作品

第1213章 永不缺錢


                 在接下來的十來天裡。

  易飛和鄭韻去了每個分公司或工廠。

  麗飛公司在擴張之前,首先得把現在的公司正常運做起來。

  他們向負責人系統傳達了公司重新定位的管理思想,對生產設備、研發設備進行調研,準備升級改造,確定公司的研發、生產、質檢、銷售、售後的全新理念。

  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至少得讓分公司的領導領會麗飛的文化、把公司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易飛的目的很明確。

  就是充分利用外資還沒有湧向華夏的這幾年時間,把麗飛公司各個分公司都打造成有獨立研發能力、生產能力、銷售網絡的現代化企業。

  九四年以後,匯率調整,大批外資進入華夏市場。

  麗飛公司才能在各個領域具備競爭力。

  這也是他接受媽媽的投資,對麗飛公司未來計劃的項目匆匆上馬的原因。

  未來幾年,正是企業發展的機會。

  九四年以後,才是國內企業接受真正考驗的時候。

  無論是國營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迎來抉擇的時刻。

  九四年以後的幾年,不知道多少華夏品牌被外資不懷好意的通過合資、購買再束之高閣,最後消失。

  不要以為外資進入華夏,是幫助華夏發展的。

  很多企業、個人吃著華夏飯,還砸華夏的鍋。

  千方百計的阻礙華夏民族工業的發展。

  易飛也想著這幾年多賺錢,看能否能收購一些品牌。

  幾年後,事實證明,他想錯了。

  就算麗飛公司出更多的錢,人家也不賣給他。

  當地領導也不同意。

  因為麗飛公司本身最多算合資企業,錢沒有外資的香。

  真他麼的是日了狗了。

  外資低價收購了這些品牌,利用這些品牌的銷售渠道銷售自己的產品,對這些品牌進行雪藏或打壓,不進地任何投資,還無端提價,藉機推廣自己的品牌產品。

  當自己的銷售渠道完善後。

  就完全拋棄這些國內品牌。

  甚至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國內企業。

  可是,想東山再起就太難了。

  控制國內市場後,就找各種藉口提價或變相提價,以謀取高額利潤。

  問題的關鍵在於。

  很多品牌當初是被動合資的。

  很多人認為國外的月亮都比華夏圓。

  把所有目前的運營的公司全總調整完畢後。

  鄭韻說道:“小易總,這次公司可要投入不少的錢,可那幾個承包的廠只有五年承包期,改造工廠環境我們已經花了不少錢,如果到時候不承包給我們,不是虧了。”

  投資別的分公司、研發中心,她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