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驚濤駭浪

  因為這些商船,原本就是戰艦改造出來的。

  誰能有這麼大的手筆,除了忠義王溫睿臨之外,絕無第二人。

  東南海域那邊,曾經有些小島國不肯與忠義王溫睿臨做生意,不肯將珍藏的寶物拿出來交換,便給商隊直接城破,將島國國王的人頭掛在城頭之上。

  從此,靠海吃海的各路勢力,只要看到“忠”字大旗,便只得接受與忠義王的條件,敞開大門,任由忠義王的商隊開展貿易。

  這一次,這一百二十八艘商船,去了南海周邊數國,盤旋了數月之久,滿載而歸。

  領頭的是忠義王溫睿臨的心腹大將陳安。

  陳安跟隨溫睿臨多年,深得溫睿臨信任,從當年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溫家管家,跟隨溫睿臨步步高昇,已經成了倭國從二位的內大臣。

  倭國的官職與大漢有些類似,只不過稱呼不一樣。

  從二位,相當於大漢的從二品。

  雖說從二品還不算位極人臣,可是陳安這個內大臣,卻要比那些一品官員還要有權柄,還要有話語權。

  因為他的背後靠山是倭國的核心人物,忠義王溫睿臨。

  在倭國皇帝履中天皇養病不出,皇室勢微的情況下,忠義王在倭國如日中天,無人能及。

  甚至許多人在紛紛上書,勸說忠義王溫睿臨取代履中天皇成為倭國天皇。

  只不過被溫睿臨嚴詞拒絕了,他說當初是履中天皇招攬他從大漢來到倭國,讓他來倭國有了一席之地。

  哪怕履中天皇也動了心思要禪位於他,可是溫睿臨已經推辭兩次了,說他對皇室一片忠心,其心可鑑,日月可明,絕無二心。如果倭國官員,百姓,天皇再勸他當皇帝,他只能跳海自殺了。

  倭國百姓不由得感慨,不愧是忠義王啊,對天皇如此忠肝義膽,連皇位都不要,甘心當一個王爺,實在是讓人欽佩,讓人唏噓感慨。

  一般時候,陳安都會守在王府,為溫睿臨鞍前馬後。

  雖然陳安已經成為從二位的內大臣,可是陳安心裡明鏡似的,他所擁有的一切,來源於溫睿臨。

  如果要奪走,也只有溫睿臨能奪走。

  能主宰他以及陳家命運的,只有溫睿臨一人。

  這條腿,他必須緊緊地抱住,絕對不鬆手。

  不過,這一次,他離開王府數月,遠赴南海,是因為他要陪一個重要的人走一趟。

  這個人,便是溫睿臨從溫家族內過繼過來的兒子溫寶。

  溫睿臨的兩個兒子死了,女兒溫霞頂替當時的長公主劉秀珠嫁入了北莽,成為耶律雄基的皇后,溫睿臨身邊便沒有了子嗣。

  哪怕在老母親的催促下,溫睿臨不惜服用一些大補之藥,先後與百餘名倭國少女交媾,依舊沒有能為溫家誕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