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神 作品

第九百八十六章 曹芳講述的故事


                 菜已上齊,人皆落座,葛一鳴便也開了他帶來的那瓶酒,說:“不是什麼好酒,自家酒廠釀的,跟桂林三花酒是同一種工藝。我自己平時車裡帶的,都是真正的

  原漿,給四位嚐嚐吧,不夠的話車裡還有。”

  薛長運算是幾個人裡最好酒的,這次車上帶的酒全是他的藏酒,聽聞是原漿,也不由得大感興趣。

  “原來老葛你家裡是開酒廠的,真正的原漿不好弄啊,也真只有你們這些經營酒廠的人能弄到了。那些市面上所謂的原漿酒,其實也都有勾兌過。”

  葛一鳴點點頭,說:“我每年都會特意留一批原漿,雖然灌裝也都是灌裝普通的酒瓶裡,但我自己很清楚這裡邊到底是什麼。”

  說罷,他殷勤的給四人各倒了一杯,本就是薛長運帶來的白酒杯,剛好二兩一杯,五杯酒,把那瓶原漿分的乾乾淨淨。

  “這位女士喝點兒什麼呢?紅酒?還是飲料?”薛長運見曹芳面前是空的,便問到。

  曹芳趕忙擺手,說:“我就喝點飲料吧,隨便什麼都行,我可喝不了酒。你們別看他家裡是開酒廠的,但他酒量也不行,這二兩酒也就到頭了。”

  “不會吧,開酒廠的酒量這麼差,你怎麼試酒啊?”高一鳴無法理解。葛一鳴耐心的解釋:“酒廠有專門的品酒師,我們這些人酒量再大也無濟於事,現代白酒生產,要求工序統一,每批次的酒品都保證統一的口感,說白了就是工業秩序。所以,酒廠靠自己品酒是不現實的,必須是職業的品酒師,他們能確保酒品的一致性和延續性,也能確保在管理部門那邊順利過審。古代品酒或許是

  一門學問,但現代品酒已經成為了工藝的一部分。”薛長運感慨道:“這其實就是一種誤區,釀酒這種事情,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你看看人家紅酒的釀造,即便是到了現在,依舊不去幹涉酒品的自然特點。每一年葡萄的優劣以及產量等等,都不一樣,你怎麼能要求釀造出來的酒品完全一致呢。我們國家的白酒,雖然在釀造工藝上多數本身就有勾兌這種工序,當然我說的不是那種拿添加劑或者食用酒精勾兌啊,我說的是用不同年份,不同階段的酒來勾兌,形成更適合更完善的口感。但如果把這當成最終形成統一口感的標準,使得工藝本身每一批次都要變化,那就是降本流末了。為什麼人家老外的酒,不管是紅酒還是威士忌,都一定要強調其原料採摘的年份,並且對於產地等等,都需要進行了解,就是因為原材料的些微差別,足以讓酒品本身天差地別。比如說早些年被人掛在嘴上的八二年的拉菲,難道是因為拉菲堡的釀造工藝在那一年

  有什麼不同麼?當然不是,只是因為那年的葡萄特別的好啊。”葛一鳴含笑說:“老薛真是懂酒之人啊。不過國家制定這樣的規矩,也是防止有人在市場裡亂來,為了規範市場麼,保障普通消費者最基本的合法權益。標準

  每年不同的話,就容易給假酒帶來可趁之機,也是可以諒解的。”眾人覺得,葛一鳴這番話不免有些冠冕堂皇,曹芳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說:“你們別聽他的,他這麼說,主要是因為雖然他家裡是經營酒廠的,但他本人卻

  在賀州酒類管理局工作,他剛說的,都是他平時說慣了的場面話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