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水七絃 作品

第 73 章 派出法庭(二)

 “後來,他們把路修好了,公司沒有把原告修路應得的款項拿給原告,所以原告找了姜海藍來起訴?”一個官員順著他的話往下說。

 “聽起來應該是這麼回事。”

 那麼問題來了。

 一個官員皺起眉頭,他看著同僚們,“修路,為什麼要給他們錢?”

 這不是他們應該做的嗎?

 一室的官員面面相覷。

 就算是想明白了,認知上的偏差還是讓他們不能理解、無法接受這件事。

 是了,至今為止,大家對天幕上那個世界的瞭解實在是有限。

 他們知道那個國家有錢,否則也不會修建出那樣的城市和道路。

 也不會搞出九年義務教育和免費午餐——戶部表示聽著就心驚肉跳。

 但沒想到,那個國家的賦稅制度,也要顛覆他們的認知。

 百姓修路,要給錢?

 那些高速公路,那些橫跨江面的橋,那些貫/穿一座山的隧道,那些連通各個村子的路……

 都是要給修路的百姓錢的???

 其他世界在觀看天幕的人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這怎麼可能!”

 徭役制度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百姓的頭上。

 千百年皆是如此。

 多少人死於非命,多少人重傷重病,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

 古人自然是無法理解今人。

 就如同今人也無法理解古人,所以某乎才會有“給古代服徭役的人只提供白粥榨菜,他們會不會反抗”、“給古代服徭役的人提供肯德基,他們會反抗嗎”這樣的問題。

 莫說是古人會覺得可笑,今人也會覺得問出這種問題實在是天真。

 國人真正能夠吃飽飯,也不過是近十幾年的事,怎麼就問出這般“何不食肉糜”的問題來?

 ——

 被告那邊來的也是一位律師。

 兩位律師和法官一起坐到了調解室。

 姜海藍先說:“我們這邊起訴的工程款是539000元。”

 於若鄰點了下頭,看向被告律師,“被告對這個金額有沒有意見?”

 被告律師是一位40歲左右的男律師,他說:“被告對金額沒有意見,只是,被告這邊從鎮政府承包的項目,鎮政府那邊還沒有把工程款付完,被告資金週轉困難,暫時拿不出來。”

 他看著於若鄰和姜海藍,露出一副“你懂我懂大家懂”的模樣。

 姜海藍:“……”()

 怎麼說呢,身為林省的律師,她還真懂。

 ?泠水七絃提醒您《給古人直播從重婚案庭審開始》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多少老闆和公司承建林省修路工程,政府那邊欠著款項,導致這些老闆和公司資金週轉困難,付不了他們下面的人款項,也付不了材料款。

 他們下面的人拿不到錢,拖欠著農民工的工資。

 ——雖然也不排除有些黑心的,拿到錢也不付。

 大多數都是沒拿到錢,有心無力。

 但是咱們現在打官司呢。

 姜海藍也露出一副為難的表情,“原告也知道被告公司困難,所以拖了兩年,但是被告一直都沒付,只讓原告等著。原告這邊也欠著農民工工資,欠著人家材料款啊,別人都來起訴他,原告拿什麼付呢?”

 她神情認真,“既然咱們現在是在調解,你們那邊願意出一個什麼方案?我問問原告同不同意?”

 被告方來的畢竟是位律師,知道要出一個還款方案,不能單純地讓原告緩著,緩多少年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