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援助(二)

北宋位面。




聽姜海藍介紹完法律援助制度,趙普沉沉地嘆了口氣。




姜海藍習以為常的東西,放在任何一個朝代卻都是無比炸裂的消息。




他們無法想象,一個國家的“朝廷”,會為了維護百姓中的“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而特地出錢,讓“律師”為“弱勢群體”提供辯護。




甚至律師會因為擔心被舉報,受到援助中心的處置,而真的不敢向百姓收取任何好處。




這是怎麼做到的?!




天幕上的“朝廷”,為何要多此一舉?




聽起來“律師”並不是必須的,沒有律師照樣要打官司。




他們為什麼還要特地設立援助制度,為“弱勢群體”免費提供援助律師呢?




那個“朝廷”,就這麼在意他們的百姓嗎?




就這麼在意,所謂的“司法公正”嗎?




還有“律師”,按照姜海藍的說法,“朝廷”給出的補貼,必然是不多的,否則怎麼會叫補貼?




那他們就是虧本為人辦事。




虧本為人辦事,從百姓那裡收取了好處,還會被援助中心處置?




從百姓的角度來看,能夠理解為什麼會制定這個規定。




畢竟“朝廷”的初心是要讓百姓能夠免費享受到律師法律服務,如果放任律師們收取好處,那還提什麼“免費”?




但這個規定竟真的能威懾律師們,就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因為處置很重?




從看到天幕以來,隨著對天幕上那個國家、那個“朝廷”的瞭解一點點加深,趙普的擔心和不理解也在逐漸加重。




如果如他所想,天幕上的……那幫人,是真的把“愛民如子”奉為行動準則,是真的從上到下都不覺得做到如此有什麼不對。




那麼……




他背在身後的雙手緩緩握緊,用力攥成拳頭。




他的眼底如狂風颳過海面,掀起了滔天巨浪。




歷史就是一個圈。




任何一個王朝,在建立之初,都會休養生息,推行各種有利於百姓的政策。




而到了末期,因為過度逼迫百姓,讓百姓感到“活不下去”,就會有人揭竿而起,反抗這個王朝。




一代又一代的君臣,自然知道要讓百姓能夠生活得下去。




我們的百姓,也從來要求都不高,只要能夠“活下去”就夠了。




假使他們知道,竟然有人會把他們看得很重。




假使他們知道,原來他們可以要求更高。




……他們會做什麼呢?




能夠看透法律援助制度背後深意的人在為“未來”擔心,沒有想那麼多的人則在琢磨姜海藍所說的這個制度及“刑事辯護全覆蓋”。




姜海藍那個笑容實在有點奇怪。




“這也沒什麼想不通的,”李沆微笑著道,“姜海藍畢竟是律師。”




他們律師,看起來




是靠給人打官司吃飯的。




他們的“朝廷”推行“刑事辯護全覆蓋”,“被告人”只要想,就能被指定援助律師,那就不需要自己花錢去請律師來為自己辯護了。




律師們的案子會減少,律師們的收入也會減少。




補助津貼肯定是不如律師自己接案子的收入高。




“但姜海藍來接援助案子,看不出她有什麼不情願的。”




她甚至還挺積極,來援助中心來得比負責此處的官吏還早。




潘美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這個法律援助制度無疑是好的,天底下熟悉律法的人畢竟是少數,想必後世亦是如此。




讓專精律法的律師為百姓打官司,不僅能讓百姓少走一些彎路,亦能節省不少時間。




可律師們也覺得這個制度很好嗎?




至少姜海藍身上看不出什麼不情願,她辦每一個案子都很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