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伊城 作品

332章 凍結

1795年12月27日。

這一年的冬天,溫暖的令人窒息。

整個世界也亂的令人窒息。

隨著羅迪尼亞大陸的戰爭越來越熾熱,戰火也逐漸蔓延到其他大陸。

南大陸的土著們拿起長矛、弓箭向隔壁的部落發起攻擊,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捕獲隔壁部族做奴隸,賣給那些需要人口的大國。

賣掉和自己同根同源只是不同部族的同胞,對這些人來說毫無負罪感。

他們並不認為隔壁的部族是同胞。

只要轉賣奴隸,就能換取財富和先進武器,何樂而不為。

這些倒黴的奴隸漂洋過海,被羅迪尼亞各國接收,安排在血汗工廠裡不分晝夜的勞動,直到死亡。

過去幾百年,這種現象始終存在,但因為羅迪尼亞各大強國多少還要點臉面,所以明面上是禁止的。

但隨著戰爭的日漸殘酷,有些國家不但用奴隸當苦工,甚至讓他們去前線當填線寶寶。

這場戰爭徹底撕碎羅迪尼亞諸國自詡文明世界的遮羞布。

羅蘭冷漠的看著這一幕,心冰冷的彷彿極地冰川。

他阻止不了,也懶得管,或許這就是歷史的必然,以前的紀元發生過,另一個世界發生過,現在不過是重演。

看著雪片般飛來的情報彙總,羅蘭莫名的有些厭煩。

他忽然意識到,他距離這些凡俗的爭鬥已經有些遙遠了。

從十二月中旬開始,他和希芙等人就前往白山,進行最終準備。

他有種預感,索菲婭不會拒絕這個決戰地點。

這裡畢竟是雪山,凜冬女皇怎會拒絕在雪山與人戰鬥。

白山距離瓦爾城並不遠,負責在瓦爾城維持最後防線的克莉絲汀每天都會派人快馬加鞭將情報彙總交給羅蘭,今天也不例外。

站在白山之巔的羅蘭看到了沿著冰雪小徑飛速向上爬的情報員,居然是萊科寧?

羅蘭心中一凜,意識到今天的情報會比較重量級。

殘酷的戰爭是劫難也是機會,有些人熬不過去,有些人卻在茁壯成長。

萊科寧就是這場戰爭中湧現出的無數後起之秀中最出色的那幾個。

他現在是陸軍中將,世襲男爵,而他的年齡甚至不到二十歲。

能和他比較晉升速度的只有戴隆、傑斯、湯姆、傑瑞等少數羅蘭親自提拔的親信。

當然,如果把克莉絲汀算進來,所有人都沒法比。

克莉絲汀現在身兼蘇賽克斯和金鳶兩國大元帥,一人掌控兵權,在軍事領域完全由她說了算。

她還是金鳶和蘇賽克斯兩國的伯爵。

雖然她對世俗權力不太看重,但該有的尊重羅蘭都給了。

超卓的軍事才能與冷血無情的性格,讓她成為軍隊中的鬼見愁。

有不少人在羅蘭面前投訴她,就連瓦爾德和阿爾本等重臣也多次提醒羅蘭不要將所有兵權交給克莉絲汀一個人。

如果她出問題,那就全完了。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投資鐵律,這些人的好意提醒和投訴倒也沒問題,但羅蘭別無選擇。

不信任克莉絲汀?當然可以,那請誰來統帥超過百萬人的聯軍?

眾所周知,指揮超過萬人的局部衝突對大部分將軍來說就是上限,能指揮幾萬人實施戰役級別的軍事行動,就當的起優秀將領的稱呼。

能指揮幾十萬人級別的戰爭,就是當世名將。

這樣的人,聯軍陣營只有一個克莉絲汀。

反倒是神聖同盟那邊有三位這種級別的名將。

弗拉基米爾帝國的蘇沃洛金,普魯登王國的馮·卡爾瑪,蒂羅爾王國的馬特森。

好在克莉絲汀在之前的某次戰役中趁亂突襲讓老邁的蘇沃洛金元帥從高速奔跑的戰馬上摔下來,最終傷重不治,否則聯軍的劣勢更大。

蘇沃洛金的死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神聖同盟的組織者是弗拉基米爾帝國,他們的實力最強,聯軍總司令理應由他們擔任,這很合理,其他兩國也沒啥意見,畢竟蘇沃洛金是所有人都信服的名帥。

然而蘇沃洛金死了。

普魯登王國和蒂羅爾王國就有想法了。

名帥可不是地裡的蘿蔔,春天撒種子秋天就有結果。

蘇沃洛金去世後,神聖同盟始終沒有任命新統帥,也讓他們的攻勢放緩了許多。

看著萊科寧急匆匆的樣子,羅蘭心中湧上一絲不妙的感覺。

他的焦慮並沒有持續太久,萊科寧很快來到他面前。

立正,敬禮,將密封的情報袋遞上,全程沒有半句多餘的廢話。

現在的他,和當年那個太陽報狗仔判若兩人。

看著羅蘭凝重的神情,萊科寧非常老實的站在旁邊,靜靜等待。

就在三個月前,老爹專程從帝都跑來前線看他,看到他成長迅速,老爹開心之餘也有些擔憂。

他甚至帶著開玩笑的口吻如果當年沒有把萊科寧引薦給羅蘭會怎樣。

老父親是擔心兒子在戰爭中出事,畢竟這是他的獨子。

但萊科寧卻不以為然。

男子漢自然要為國建功立業,為自己和家族謀求富貴,怎能當一輩子狗仔記者。

狗仔記者這種職業只能中午幹活,畢竟早晚會出事。

戰爭固然危險,但萊科寧對羅蘭充滿信心。

送別老父親時,萊科寧笑著寬慰老父親,“如果當年不是羅蘭總督看重提拔我,我現在還是個狗仔記者,雖然做狗仔記者沒什麼不好,但能成為威風凜凜的將軍顯然更有價值。”

老父親的擔憂他並未在意。

除非跨越桎梏登上神域,人活著總是要死的,死之前能建功立業,轟轟烈烈一輩子就算沒白活。

雖然羅蘭心裡惴惴不安,但站在他下首的萊科寧卻對他充滿信心。

羅蘭已經創造了無數奇蹟,他還會創造更多奇蹟。

雖然神聖同盟的軍隊已經連續攻克多座重要城市,甚至將海外的第二首都漢撒城也拿下,但萊科寧依然信心十足。

負責情報收集分析的他非常清楚真正的戰局。

雙方的實力對比絕不像戰線這麼嚇人,而兩邊的戰損比也是自由聯盟一方佔據優勢,再加上海上交通線的封鎖,神聖同盟已經處於下風。

就在一週前,努比亞王國艦隊徹底成為歷史,同時成為歷史的還有海鰲將軍的殘黨。

萊科寧對這場海戰多少有些無法理解。

就因為多了個紅髮海盜,就能迅速結束原本還很焦灼的海戰?

海戰可不是陸戰,雖然也有奇蹟戰例,但更多的還是強者對弱者的無情碾壓。

萊科寧當然不明白,多個紅髮海盜或許不算什麼,但多一個海眼元帥就不同了。

伴隨著努比亞海軍的全軍覆沒,海戰徹底沒了懸念,神聖同盟再也無法從海上獲得半點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