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伊城 作品

294章 這也是羞辱的一環?

克莉絲汀看著約瑟夫的背影,眼神中滿是落寞。



約瑟夫是老師的後裔,只比她大一兩歲,少年時被送入神廷,憑本事晉升到高階聖堂,正可謂年輕有為。



他不知道文德帝國是死局嗎?



當然知道。



就算知道,有些事還是必須做。



約瑟夫的家族是文德帝國世襲貴族,歷代先祖都是帝國名將,命運早已和帝國高度綁定。



他不回去,會被人戳脊梁骨罵一輩子。



克莉絲汀不同。



她是侍奉女神的神職人員,只是恰好出生在文德帝國。



她受過文德帝國的恩惠,但早都用戰場表現還完了。



她會為文德帝國落難感到傷感,卻沒有立場和理由陪葬。



雖然心情有些悵然,但克莉絲汀很好的控制著表情,閉口不提剛才的波折,而是向羅蘭介紹擴充神殿武士的現狀。



在羅蘭的大力支持下,海倫茨堡戰役損失的神殿武士已經全部補齊,並且繼續擴充到三萬七千人。



這支軍隊暫編為光明護教軍第十九師。



雖然人數已經和整編野戰軍差不多,但克莉絲汀還是維持著一個師的名義編制。



如果一支軍隊人數是軍級,戰鬥力是軍級,那它就是軍級單位。



哪怕名義上是一個師。



實際好處撈到就行,還是低調些好。



聽完介紹,見克莉絲汀情緒不高,羅蘭知趣的告辭離開,讓克莉絲汀自己消化惆悵之情。



有些事外人沒法勸,不如不說。



目送羅蘭離開,克莉絲汀有些無力的坐回椅子,纖細的身體深深的陷在寬大的真皮座椅中,眼皮也耷拉下來。



剛才的堅定果決全然不見,她的眼神中只剩無助茫然。



她做出最理性的選擇,但這個世界真有絕對理性嗎?



“老師,如果是您,又會怎麼選?”



她曾經犧牲幾千人做誘餌,全殲叛軍主力,取得輝煌勝利,也因為這場勝利得到“冷血魔女”的稱號。



在不久前的海倫茨堡戰役中,她完成了蛻變。



她不再是那個將每個人都視作棋子的冷血魔女,而是既有決斷又有人類感情的英明統帥。



然而今天她再次做出冷血的選擇。



羅蘭給她選擇的機會,她完全可以帶一萬人回去盡力扭轉戰局,戰事不利再帶文德皇室撤退組建流亡政府。



既能照顧文德人民的情感,又能鼓舞士氣,名聲也保住了。



可是,她回去能贏嗎?



進入專業領域,克莉絲汀的精神瞬間振奮。



她來到軍事地圖前,盯著文德帝國周邊,蹙眉沉思,時不時擺幾個棋子上去。



無須標記數據,她知道這些棋子的分量。



戰爭是最殘酷的藝術,這方面她是專業的。



在腦海中飛速推演後,她得出相對靠譜的結論。



如果文德帝國上下團結,如果沒有議會扯後腿,如果國家能夠迅速激發戰爭潛力,如果索菲婭始終不出現,的確有很大機會獲勝。



勝利曙光乍現,克莉絲汀卻笑不出來。



因為這些前提實在太苛刻。



老邁的文德帝國內部矛盾重重,議會除了拖後腿什麼都不會,索菲婭只是失蹤,並不是死了,她遲早會來。



文德帝國雖然有動員百萬大軍的潛力,卻終究要亡。



過程或許很快,也許很慢,但遲早會來。



這取決於內耗的程度。



克莉絲汀長出一口氣,神情恢復寧靜。



文德不會滅亡!



哪怕國家全境淪陷,只要還有文德人活著,就有復國希望。



但必須保存火種。



她和這些神殿武士就是文德復國的火種。



她想起約瑟夫臨別時的眼神,瞬間瞭然。



約瑟夫也明白,所以不會用道德綁架的方式逼迫她回去。



偌大的帝國,謝幕演出時若是沒人陪也太悽慘了。



約瑟夫與文德共存亡,必將讓全世界知道文德人的血性。



接下來的復國部分,就該克莉絲汀了。



他們都不容易。



站在窗前,聖女小姐將目光投向北方。



視野之外數百公里的地平線盡頭,是總督轄區的中心漢撒城。



城市不算大,卻充滿活力。



同僚之間既有激烈競爭,對外時也非常團結。



只有這樣的團隊,才能機會擊敗索菲婭吧。



來不及為即將倒黴的文德帝國哀悼,處理完瓦爾城交接事宜,羅蘭將城市交給託尼和克莉絲汀,自行返回漢撒城。



希芙過段時間就要親臨前線,等待索菲婭現身。



他得抓緊時間為冰晶藍戒指充能,讓希芙也知曉索菲婭的真正實力。



決戰在即,任何時間都是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