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洗水筆 作品

第一百零八章 虛職

但物是人非,現在身邊的河不是句陵河,而是北月河,他也不再是當初那個有些市儈的小軍官,要回的軍營也不再是艮山營,七八個月的時間,改變了太多太多事情。

這個時候,距周弘枚第一次尋找兵員的行動,已經過去了五個多月,周弘枚如願以償的拉起了一支規模很大的隊伍。

起初周弘枚與艮山營徵兵使者勾結在一起,讓人不停地去劫持,各地徵兵使者押送來北月河大營的兵員,然後用給任務組的兵員運糧的藉口,在古屯縣囤積了一兩千兵員。

這麼一坨的兵員集聚,又不到北月河大營報道,自然避不開北月河大營高層的耳目,很快北月河大營就知曉了此事,甚至把周弘枚與徵兵使者召回營中詢問。

原本包括石珪在內的很多人,都以為這次行動,肯定犯了北月河大營的大忌,絕對會被處於嚴苛的軍法處罰。

在這種巨大的恐懼下,有些剛投靠過來的小軍官,甚至不惜撕破臉,連夜就跑出了軍營,跑回原來的軍隊去了。

石珪等人無處可去,只能戰戰兢兢的等待著命運的安排。

結果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北月河大營並沒有對周弘枚的行為進行處罰,只是頒佈了一道軍令,讓他帶著麾下的所有兵丁,返回北月河大營,同時為了安撫其餘的軍官,這道軍令裡還明明白白的說明了,不會就此事追究責任。

等石珪等人提心吊膽的跟著周弘枚回到了北月河大營,果然沒有受到軍法懲處,這讓石珪等人心中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好奇不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但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還在後面,北月河大營不但沒有處罰周宏枚,反而給了周弘枚麾下這接近兩千來人的隊伍,一個番號,喚作辛寅營,而且,又從前段時間,其他地區輸送到北月河大營的兵丁中,劃了一千來人,歸到了辛寅營之下。

這樣周弘枚自然升任辛寅營的營正,李梁為參軍,陽春為錄事,早期跟著周弘枚的各個軍官各有任職,其中宋宏武就任第三戰兵隊隊正,而石珪充任第七戰兵隊隊正。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事情又接踵而至,北月河大營的這番操作的消息,落到剛剛抵達南靖縣的艮山營耳朵裡,這一下,可就捅了馬蜂窩了。

不但原本已經龜縮不動的營參軍王健坤,帶著一票心腹離開艮山營,揚言要效仿周弘枚,自己也拉出一支隊伍來,而且楊如海本人也蠢蠢欲動,直接就指揮艮山營,在南靖縣的紮營地,吞了另一支四百多人的送兵隊伍。

並且原本在熬資歷的一眾軍官,也各顯神通,紛紛搭上了周弘枚、王健坤的線,想跟著一塊重新東山再起。

周王兩人對此情景,固然是欣喜不已,但對楊如海想繼續擴軍,卻是抱有警惕,周弘枚甚至又派出隊伍前往古屯縣,想繼續吞併其他隊伍,來擴充軍隊,從而繼續保持對抗楊如海的實力。

就這樣亂麻麻的過了三五日,北月河大營的終於做出反應,但這反應不是嚴厲訓斥,也不是派出隊伍鎮壓,而是派人把楊如海、周弘枚、王健坤三人召回大營,開會協調解決。

結果這次會議,又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北月河大營不但肯定楊如海、周弘枚、王健坤三人報效朝廷的忠心,而且當場由大營總督本人親自給每人頒發了一面忠勇旗,以茲鼓勵。

而更讓人迷惑不解的事情,則是在會後頒佈的軍令中。

軍令首先宣佈成立武成軍,下轄勇銳旅、勇驍旅、勇毅旅三個旅隊,每個旅隊滿員一萬兵丁,武成軍滿員三萬兩千兵員。

其次是晉升楊如海為勇銳旅旅帥、周弘枚勇驍旅旅帥、王健坤為勇毅旅旅帥,由楊如海暫代武成軍軍司馬一職,周弘枚暫代武成軍軍祭酒軍師一職、王健坤暫代武成軍軍參將一職。

第三則是抽調北月河大營內其他部隊的兵員,補充到武成軍內。

第四則是要求楊如海三人,必須抓緊武成軍的組建以訓練,在半年後北月河大營要進行檢驗。

這一道軍令,直接讓原來艮山營的眾人,全部眩暈,這道軍令沒有提及各旅隊軍官的任命,也沒有把艮山營外面的其他軍官,晉職為武城軍的各個要職。

這背後意味著什麼?每個稍有頭腦的人,都能想得出來。

這實際上,就是把原本三千人的艮山營,擴充到三萬人的編制,整整擴大了十倍,這其中有多少空出來的軍官位置?有多少讓人垂涎的權勢之位?

違反軍規擴充兵員的瞎胡鬧,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還加倍得償所願,升官進爵,這讓艮山營一眾軍官心中的野心,就如同野火一般,熊熊燃燒了起來。

雖然在楊如海、周弘枚、王健坤的鐵腕之下,沒人敢效仿他們,獨自跑出去拉一支隊伍,但空出來的那些官位,就成了艮山營一眾軍官們,所追逐的香餑餑。

要知道三千人的艮山營裡,原本的軍官比例就高,再加上一路漫長的行軍,原本旗頭和兵丁裡,也有機靈人、能耐人不斷冒頭。

楊如海清洗艮山營軍官的行為,從根子上來說,其實就是軍官的位置太少,而能耐人太多,楊如海為了自己一系人馬,也不得不發動清洗。

如今擴軍十倍,所空出來的軍官位置雖然多,但這從平蒼縣裡出來的艮山營軍官們,不僅不會不夠,反而可用的軍官,還要多於擴軍後的軍官位置,何況還要加上,周弘枚後來拉攏的一些不得志小軍官。

這樣一來,就讓整個武成軍的各級軍官位置炙手可熱,所有人都在各種鑽營,這反而讓武成軍的組建進度不如預期。

直到北月河大營高層放話,如果楊如海三人還無法儘快推進武成軍的組建,就將由北月河大營接手組建。

這讓所有的人都有些措手不及,為了保住成果,武成軍的組建明顯加快,各級軍官的任職,不再考慮一步到位,而是採取了先任再調整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