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甘蔗不甜 作品

第三十七章 初識符文

規則即是力量。

氣是溝通規則的橋樑。

身體是規則的載體,符文是規則的具現。

以神為筆,以氣為墨,勾勒符文,印刻於體,一元既始,萬法萌生。

修煉的方法並沒有特別難以理解的地方,這讓李沛鬆了口氣,想來也是,能發給一群初中生的修煉功法再難還能難到哪裡去?

第一頁的內容應該是一個總綱,接著往後翻。

第二頁記載的是一種叫做靜氣法的呼吸方法,看起來和道家的吐納有點相似,都是利用聽息的方式讓自己安靜下來。

第三頁是凝神法,這個有點像佛家的觀想法。需要於虛無中找到一點光,並通過意念讓這點光穩定下來。

到了第四頁是對末日之果的描述。

末日之果,後天神物,服之可於體內誕出一點真靈,以意御之,藉以引動天地之氣,勾勒符文,次第累之,神通可期。如有末日之果,可越過靜氣凝神二法,直抵神通之境。

再下面是對神通的一些介紹,大抵的意思是根據修煉者所勾勒出的符文不同,生成的神通也不盡相同,但最低要求是需要勾勒出一個完整的基礎符文。在基礎符文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多組其他符文,但都要求整個符文必須連貫,能做到首尾相接,氣韻貫通。不然符文就會崩潰。

符文是神通的基礎,而神通的威力則取決於修煉者自身所擁有的能量。

符文並不是一成不變,反而可以隨著修煉不斷完善,理論上講越是複雜的符文就代表著其能使用的規則之力越多,神通也就擁有越多的能力。

神通也不是指的某種特定能力,僅代表修煉者擁有了調用規則之力的資格。

這倒是和李沛想象中不太一樣,他一直以為修煉的結果應該是特定的,比如修煉力量就讓力量變強,修煉速度就能讓速度更快。

但現在看來,反倒有點像機械原理,隨著安裝不同配件,形成不同的功能。所有功能的實現僅僅依靠自身所掌握的配件種類以及能量多寡決定。

兩本修煉功法的前四頁內容一樣,到了第五頁才有所區別。

這是一種李沛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圖案,有點像東方的符籙,又有點像西方的魔法陣,這些圖案几乎沒有規律可循,唯一的共同點是看起來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感。

彷佛這個圖案就應該是這樣的,混亂卻完美。

不用說,這應該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符文了。

煉神訣的符文有九個,血神訣則只有三個,而這三個符文中,有一個是與煉神訣重複的,並且從複雜程度來看,煉神訣的九個符文相差不多。但血神訣中的另外兩個符文則明顯簡單了不少。

結合上面的介紹,這讓李沛產生了某種猜測。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他準備先離開這個鎮子,這裡畢竟是人家的地盤,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還是先回去和阿狸匯合再說,有阿狸在一旁守護,他也能安心實驗自己的想法。

李沛回到之前停車的地方時,天已經矇矇亮。阿狸正躺在車廂裡呼呼大睡,一夜沒見,它又長大了不少。在它的身邊散落著一些動物皮毛和骨骼,顯然這一晚上它也沒閒著,自己給自己弄了夜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