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品

第237章 殺,開始整治官場

  所以整個涇縣的駐兵,將會達到一萬兩千人,只要不遭遇戰爭,絕對是安全之地。

  這一萬兩千兵,屬於朝廷的兵,軍餉由朝廷下撥,兵甲由朝廷負責,至於掌握兵權的人,則是青州兵馬鎮軍之職。

  恰恰,老皇帝把這個職務封賜給了楊一笑。

  這也就意味著,楊一笑麾下突然多出一股兵力,名義上屬於朝廷,但是兵權在他手裡。

  只要他沒有宣佈造反,那麼雲朝就得給他撥錢,原因是這一萬兩千兵馬屬於鎮州之兵,不但鎮州而且還負責防禦狼族的入侵,所以必須由朝廷出錢,負責供養這一支兵馬。

  在古代,萬人大軍不是隨便說說的詞,哪怕全是戰力最為普通的步卒,一旦駐紮某地也會讓百姓感覺無比安心。

  況且,青州這一萬兩千兵力並不普通。

  自古以來,邊軍都是出了名的能打,雖然雲朝的吏治已經糜爛,雖然軍隊裡面也滋生各種貪汙,但是青州畢竟和草原接壤,鎮州的兵馬豈能沒有戰鬥力。

  ……

  由於萬人大軍的駐紮,涇縣越發吸引百姓,隨著大股大股的移民潮,小小縣城已經不堪重負。

  漸漸的,城外開始有人搭棚子,這是遷徙的百姓因為沒錢在城中落腳,所以就地安家搭個棚子居住。

  任何事情一旦有人幹,必然會出現效仿者,當城外出現第一個棚子的時候,彷彿如同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百姓不斷湧入!

  棚子不斷增加!

  從縣城到楊家村,路途差不多二十里,而這二十里的地域上,處處可見臨時搭建的小房子。

  由此可見,遷徙來此的人數真是龐大啊。

  如今的涇縣衙門,已經升格為府城衙門,各個官員全都忙的焦頭爛額,下面辦事的小吏更是跑斷了腿。

  最累人的就是統計之事……

  每天,小吏們早早就得出門,奔走涇縣和楊家村之間,登記造冊新來的遷徙者,一忙就是一天,黑燈瞎火才回家。

  然而忙忙碌碌一天,第二天又得趕緊出門,再次去登記造冊,因為一夜之間又來了很多遷徙者。

  而隨著小吏們的統計,累加起來的數字飛速暴增,那暴增的數字之快,讓官員們全都咋舌。

  一萬人……

  三萬人……

  五萬人……

  十萬人……

  當遷徙人潮終於開始消退,漸漸不再出現新的增長時,整個涇縣湧入的百姓,人口數量已經突破十五萬。

  嚇人啊!

  十五萬!

  涇縣原本有民三萬,後來江淮流民四萬,再後來應州被狼族屠殺,又有躲避兵災逃來的三四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