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為何逼我稱帝? 作品

第121章 開始了,楊一笑的名字第一次出現早朝中

  他們可以咬人,逮著大臣隨便攻訐,然而除了攻訐之外沒屁用,想貪想佔的時候沒人搭理他們。

  越是如此,越是瘋狂,於是變得更加瘋狂,幾乎逮著機會就亂咬。

  比如今天這一次的早朝朝會,御史臺全體決定參奏楊一笑。

  他們身為品級最低的御史,唯一能建功的就是參奏別人,而一旦成功彈劾一個貪官,朝廷按照祖制需要獎賞銀兩,所以,御史們每次參奏都幹勁十足。

  此前大半年的時間了,一直沒有參劾成功過,原因是滿朝文武都貪,每次有人被參就會互保。

  再加上皇帝的性格懶散,根本沒有興趣治理朝政,所以御史們很久不曾開張,大半年都沒能領到獎賞收入。

  終於,最近被他們發現了機會。

  涇縣那個楊一笑,竟然在博取名望,哈哈哈,這可是天大的罪名啊。

  必須在朝廷上參奏他,所有的御史一起圍攻他,皇帝陛下很可能會出於無奈,又或者抱著安撫他們的心思,必然降旨治罪楊一笑,而他們御史則是有了功。

  有功就有賞,半年沒開張……

  所以這一次說什麼也得撈點,爭取在過年的時候大酒大肉一回。

  御史們一想到獎勵,幹勁都鼓的非常足,他們專門選了最文雅的一個傢伙,負責開場第一回合的攻訐和參奏。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個負責開場的御史起到了反作用。

  太能裝了!

  太文雅了!

  雅到了極點就不再是文雅,而是一種虛頭巴腦的粗俗。

  偏偏徽宗皇帝是個真正的雅士,生平痴愛文雅但卻討厭刻意偽裝,所以從一開始時,皇帝心裡就反感。

  況且……

  御史參奏的是楊一笑。

  如果皇帝會罵人,一定會爆粗口:奶奶的,爾等不知道楊秀才是朕的文友嗎?

  敢噴朕的文友?

  你們這是不給朕的面子啊!

  又或者說,朕這幾年給你們臉了啊?

  雖說朕為了遵循祖制,一向對你們御史很溫和,無論你們如何攻訐大臣,朕都當做耳旁風一般沒聽見。

  但是,那是以前。

  以前你們誣告大臣,朕假裝聽不見就是了,既不搭理你們,也不治罪大臣,採取的是兩不相幫,只要不煩朕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