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雪芽 作品

二百五十九 同歸於盡

周朗,陸羽的十大弟子之一。

 

原出身於書香門第,卻對書本外的茶世界情有獨鍾。他的家中雖藏書千卷,但對他來說,這些文字遠不如一杯清茶來得實在。因此,他毅然決然地拜入了陸羽的門下,成為了陸羽十大弟子之一。

 

在陸羽的指導下,周朗的茶藝日益精進,不僅學會了如何品茶,更學會了如何製茶。

 

望山裡因為菜茶的危機而陷入了困境,村民們種的菜茶在與大白茶、大毫茶製成的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等茶類的衝擊下,失去出路,生活變得艱難。於是望山裡的畲人、漢人一起去望海里大鬧“香茗雅敘”,陸羽得知此事後出手相助。

 

他利用望山裡僅有的菜茶作為原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研製出了新的白茶品類——貢眉。為了將這一成果惠及更多人,陸羽派弟子周朗前往望山裡,指導村民們種植和製作貢眉。

 

周朗不負眾望,他深入望山裡,與茶農們同吃同住,傳授他們種植和製茶的技術。在他的帶領下,望山裡建起了最大的貢眉製作茶廠——“翠雲閣”,開始大規模生產貢眉。望山裡的茶業因此煥發新生,茶農們的生活也漸漸好轉起來。

 

自從貢眉成了聖人喜愛的御茶後,望山裡成了大李朝“貢眉之鄉”,長溪的茶業本應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然而,由於朝廷突然頒佈的規定,禁止私營茶葉,整個長溪的茶農們都失去了生計,望山裡也變得寂靜無聲。

 

周朗站在望山裡的小徑上,望著曾經熱鬧非凡的茶園,現在卻是一片蕭條,心中充滿了不甘。

 

突然,一陣淒厲的哭聲打破了茶園的寧靜。周朗循聲望去,只見一位採茶女抱著孩子,無助地坐在路邊。他急忙上前詢問:“阿姊,為何在此啼哭?”

 

採茶女抬起頭,眼中滿是絕望:“我的孩子病了,可家裡無錢看病。私茶不許買賣,御茶價格又低廉,我們這些茶農該如何生活啊!”

 

周朗看著那病弱的嬰兒,心如刀絞。他明白,這不僅僅是這位採茶女的困境,更是整個望山裡茶農們的縮影。他毫不猶豫地掏出身上的通寶,遞給採茶女:“這些錢你拿去給孩子看病,務必要保重身體。”

 

採茶女接過通寶,激動得淚流滿面:“多謝郎君大恩大德,我……我不知該如何報答。”

 

周朗擺擺手:“阿姊莫要客氣,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不過,我一人之力終究有限,還需想出長久之計。”

 

回到翠雲閣後,周朗立刻召集家丁,吩咐他們前往望山裡各處瞭解貧困茶農的情況。他決心要用自己的積蓄,幫助這些茶農度過難關。

 

幾日後,家丁們帶回了詳細的調查結果。周朗聽後,心中更加堅定了救濟茶農的決心。他將所有積蓄拿出來,分成數份,讓家丁們送到每一個貧困茶農的手中。

 

茶農們收到周朗的救濟款,無不感激涕零。他們紛紛來到翠雲閣,向周朗表達謝意。周朗微笑著擺擺手:“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困難只是一時的,日後‘翠雲閣’還要仰仗各位父老鄉親。”

 

……

 

長安城裡,“古御林”茶行愁雲慘霧。

 

“榷茶制”早在雅州鬧過一次,只因聖人一度喜愛蒙頂山茶,蒙頂山茶成為了貢茶,有心之人便利慾薰心,不顧茶農和茶人們的利益,不許私茶買賣,事實證明“榷茶不利”,因而取締了。

 

其實凡人哪有那麼多壞心思?

 

還不是背後那隻邪祟的手在翻雲覆雨?

 

陸羽和白茶知道,這一次長溪白茶又步了雅州蒙頂茶的後塵,只怕也是蕊玉在背後搞鬼。

 

只不過,這次朝廷單單不許長溪白茶私相售賣,並不影響李朝其他茶類,故而李朝茶人們因自身利益不受損,只是伸著脖子看熱鬧,並沒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危機感。

 

而在長安,“古御林”做強做大,已經令其他茶行分外眼紅,這會子朝廷頒佈的單單針對長溪白茶的“榷茶令”,導致“古御林”茶行關門大吉,就令不少同行拍手稱快。

 

只能靠自己了。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卓老三在緊閉大門的茶行內來回踱步,臉上寫滿了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