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顏方詡 作品

第四百四十四章,聯盟正在瘋狂吸血

  也不會有綠皮俘虜,強行俘虜了也別指望讓他們幹活兒、當工人。

  但是,在金關星區特米爾星系,聯盟還是有收穫的。

  那就是人口。

  這段時間,從特米爾4號、5號上,聯盟已經轉運出來了三億多人口,這不也是15億嗎?

  更何況,顧航從來不把一個人的價值當5塊錢看。

  一個人口,一生能夠創造的價值,遠遠比這個數字高得多。

  這些人口,目前還在鋼翼星上,目前在為鋼翼星的軍事建築修繕、軌道炮要塞修建出工出力。

  到後面,運輸能力提升了,或者前線壓力小了能騰出來一部分運力了,這些人以及後續會轉運過來的人口,只會在鋼翼星留下來一小部分作為這座星球的人口補充,大頭都會遷徙到天馬星區之內,補進各個世界中。

  三億人,也只是一個開始。

  特米爾4號、5號,包括未來有可能更進一步打到金關星區內部的其他世界,都不適宜有太多的平民生存了。

  這些人口,都將盡可能的向天馬星區轉運進來。

  科羅嘉的人口承載力已達上限,甚至遠遠超過了;但怒梟星的人口承載力還有空餘,紅箭星、法徹斯三星也都有。

  至少在擴充到八百億人口之前,天馬星區都還不至於過於擁擠。

  實在不行,還可以往七馬地的其他星區安置。

  而除了財政之外,經濟生產增長大頭就體現在軍工業上。新的船塢,在飛翼星、在怒梟星的星港內紛紛完成;泰坦、騎士機甲、反饋式動力甲、Lr和hs系列的步槍、雄獅、獅王的生產線,也全都在加緊擴產能。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艦船、更多更好的陸軍裝備,被生產出來。

  更別說,這還只是經濟財政上的賬,還沒算恩賜點數呢。

  高速的經濟發展,會帶來每月恩賜點數的增加。

  現在,聯盟本土提供的收入,已經達到了3.6萬/月,對比戰前有了12.5%的提升。

  每月恩賜收入的增長,並非是線性增長,不是一個人給一點十個人就給十點。顧航這麼久了,大概摸清楚,這應該是按照某種里程碑增長的模式,達到一個增長指標,提高几點的模式,不會無限膨脹。

  這讓顧航有點可惜,不然按照早些年他剛剛落地的時候算,幾千人就能給幾十點恩賜;現在實控600億人口,那不得給他一個月幾億點恩賜?cdn.y13398281206.com/apk/aidufree.apk  愛讀免費小說app更新最快,無廣告,陳年老書蟲客服幫您找想看的書!

  但就算是不去做這個夢,另外有一點倒是顧航沒想到的。

  七馬協約簽完之後,另外六馬地,79個世界,全部被系統統計進來了。

  他原本以為摳門的系統不會給他算呢!

  當然,不可能將這79個世界一千一百多億人,全給他算進本土。

  那本來也不是本土。

  只是,顧航當年暴揍黑箭星的時候,系統激活的【附庸】面板,再度發揮了作用。

  79個世界給他算成附庸了,其中大部分的附庸等級,都是Lv2左右。

  這個級別,意味著分離傾向較高,社會有一定動盪。

  少數能夠達到Lv3,也就是平穩的附庸。也有少數,達到了Lv1,也就是分離主義極為頑固。

  顧航對此倒是並不意外。

  太正常了,本來就不是通過啥正常手段取得的附庸,內部不安定、那些總督或者星球內的本土勢力想分離,並不奇怪。

  Lv2他能接受,只要別大面積的Lv1就行,那鎮壓成本就會比較高。

  至於這些附庸提供的恩賜點數,不多,主要是附庸提供的恩賜點數天生會被打巨大的折扣。

  但加起來也挺可觀了,能達到每個月四千點。

  這對顧航的恩賜點收入,多多少少也是個補充。

  而恩賜點數還有一個大頭,是戰爭勝利。

  不過,自從鋼翼星會戰結束之後,後面鷹馬、霧馬各個星球上的小打小鬧,給的就不多了。

  而當下這場特米爾戰役,打得規模雖然大,可現在還沒結果,系統也還沒給結算。

  但可以想象的是,只要打贏,不會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