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航顏方詡 作品

第三百六十九章,根本辦法

  而沒有的地方,那就是奧賽娜所領導的另一條線的工作了:產業轉移。

  在最近幾個月間,一艘一艘的星艦,從怒梟星而來。很多在初步研究時,認為適合在科羅嘉發展的產業,而怒梟星上又有產能溢出的,則會將大量的產業線拆遷過來。

  為此,怒梟星上最近也是忙的熱火朝天。很多之前在武佳蓉的研究所裡封存的、母機黑箱拉出來的、卻由於原材料問題、工人數量問題、產業結構問題沒有能夠投產的生產線,全都一股腦送上了顧氏商行的運輸艦,運到了科羅嘉來。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部分低端軍工業。步槍、子彈、牽引火炮、炮彈、防彈插板……這些技術含量相對不怎麼高的產業,放在名鹽城內那些被管理起來的街區,正正好合適。

  而另外,還有一項特別重要的產業,那就是合成澱粉生產線,以及相應配套的有機廢料回收。

  有機肥料具體是什麼東西,那就不展開多說了,比較不好接受。

  雖然,怒梟星的青谷地區、黑箭星這些年的農場機械化改革,讓這兩座星球有了大豐收,糧食儲備充足。但是,一方面運來的糧食得省著點用,全靠外運也不現實;另一方面,聯盟也不好將所有的糧食全部投入到科羅嘉上來,戰略儲備還是需要有的。

  在名鹽城底巣區的環境下,想要餵飽那麼多人,大規模使用合成澱粉,這是沒法子的事情。

  話又說回來,別管原料是啥,反正做完了搞出來的合成澱粉,都是一樣的沒區別。

  實在有多個街區都沒得產業發展,那聯盟還送來了一些勉強算得上中端一些的產業。

  鐵牛、巡獵者這兩樣汽車產業;工程機制造;漫步者裝甲車產線;金屬廢料的收集處理與冶煉……

  這些產業線需求的工人人數就比較多,往往一下子建設一個大型的重工廠,可以吸收多個街區的工人。

  這麼搞,也不全是為了支援名鹽城的建設而已。對於大工業來說,遷移到人口更密集、成本更低的地方,本身也是有好處的,能夠顯著降低成本,顯著提高生產擴大化的進度。

  實在實在,落地的工作小組調研起來,發現該處區域沒啥好發展的,也申請不到聯盟支援的產線,那還有別的路子。

  可以跨街區打工是一方面,依託一個大型工廠,一戶、一家有一人進入,定了職級,就勉強能養家不餓死了。

  更何況,本來也不需要所有人都進入到工廠工作,剩下的人,做一些食堂、服裝、餐飲、運輸隊、建築工人,等等一系列的服務性質的衍生行業。

  再沒辦法,那就整個街區的剩餘人口,都進行遷徙。

  當然,這也需要甄別的。

  沒啥問題的,直接往怒梟星、往黑箭星去遷徙就是了。這兩顆行星上,還有大量的人口空缺。

  在顧航看來,巢都雖然是專門為了安置高密度人群所建設的特殊城市,但是這密度實在也太高了。科羅嘉的環境早就無法承載了。大規模的遷徙科羅嘉人口到聯盟的其他行星上,將會是未來的長期政策。

  不過,也不是什麼人都能往雙星遷徙的。

  比如有的街區是邪教活動特別嚴重的地方,那嚴肅清理過後,剩餘的確實沒太被荼毒的民眾、但也確實過去信仰過邪教的,那就集中送到移民基地去——這是名鹽城內本來就有一個巨大設施,要交帝國稅的時候,專門用來暫時安置人稅所用的。

  這些人,會在下次帝國稅務艦隊造訪的時候,拿來交稅——科羅嘉雖然現在不用交稅,但也可以交,交完了換稅幣就是了。

  ……

  這些,就是顧航結束治安戰的根本辦法:經濟發展。

  吃飽飯、日子有奔頭,民眾吃飽了撐得要拿血肉之軀,跟星界軍、跟救世軍的槍炮對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