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作品

第243章 幹更多有意義的事!

  “如果這麼大呢?”

  李學武的手指再次畫了一個圈,恰恰是他標註的居民區位置。

  李懷德的眼睛微微一眯,心裡想的是李學武剛才說的目標,這裡未來要住多少人。

  “幾萬人的居住區,消費市場又會有多大?”

  李學武微笑著解釋道:“咱們廠自己建宿舍樓、建居民樓花費甚大,可建好了居民樓再租給其他工廠呢?”

  “你想收租金?”

  李懷德很是意外地說道:“房屋租金可是……”

  他剛想說房屋租金是需要房管部門來管理和收取的,但話說了半截就明白過來了。

  這特麼不是民房,是軋鋼廠的自有房屋,哪裡需要房管部門來收費啊。

  李學武知道他想明白了,點頭道:“對,把房子租給其他工廠,不對個人,只收工廠的租金”。

  “這正符合聯合企業未來的發展目標,即統一規劃生活和生產條件”。

  “富集工人,能給軋鋼廠以及周邊的工廠提供豐富的勞動資源,又能給軋鋼廠的貿易項目做出一個大市場來”

  李學武看向李懷德,認真地說道:“軋鋼廠未來三年的工業生產目標和發展方向已經定下來了,是時候考慮職工生活待遇,以及其他附加問題了”。

  李懷德沒再去看桌子上的地圖,而是微微後仰,靠在了床鋪上,道:“依你這麼說,咱們是在造城啊”。

  “確實如此”

  李學武坦言道:“職工們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得到工廠的照顧和幫助,咱們也有義務去提供這些待遇”。

  “以前工廠沒條件,解決不了多少實際問題,就一個住房都把咱們困住了”

  李學武苦笑道:“您是瞭解職工們的實際困難的,未來的住房和工作問題會更加的嚴重”。

  “所以,你這是在未雨綢繆啊”

  李懷德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道:“我從來沒想過,坐到這個位置上會這麼的難,這麼的累”。

  “……”

  李學武有些無語,他說這話是啥意思?

  這就累了?

  這就難了?

  自己耽誤他享受快樂了?

  我把你頂上去是為了啥?

  難道就是為了讓你去享受文宣隊的那種快樂的?

  載歌載舞?

  當然是給你更多的工作安排,讓你幹更多有意義的事!

  為組織,為人民,為了軋鋼廠辛苦付出,拋頭顱,灑熱血呀!

  你看李學武這一路走來,有多少人為了他的這份事業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像是王進東、扈正權、付斌……

  啊~你說是不是?!

  真*拋頭顱,灑熱血?!

  “任重而道遠嘛~”

  李學武笑著鼓勵李懷德說道:“這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是未來軋鋼廠的發展規劃嘛”。

  李懷德看著李學武遞過來的厚厚文件,他想說能不能讓我當個廢物,我就想看載歌載舞。

  在李學武給出的軋鋼廠未來規劃中,重工業會慢慢轉移至生產條件更優秀的鋼城區。

  輕工業會慢慢替代重工業生產,進而形成輕重互補的良好局面。

  貿易項目會承載和連貫所有生產區和生活區,賦予經濟的活力,實現軋鋼廠蒸蒸日上的未來目標。

  在計劃中的軋鋼廠居民生活區會有單身宿舍樓,會有安置型居民樓、改善型居民樓,以及幹部樓。

  居民區會納入到軋鋼廠統籌規劃和管理,統一的生活服務和日常保障。

  生活區內有大型電影院、有菜市場、俱樂部、液化氣站、幼兒園和學校、招待所、廣播站、圖書館、職工澡堂等等。

  在密雲山區申請土地,建設養殖場,同紅星村和衛三團墾區合作,搞種植和養殖,自給自足。

  李懷德翻看著手裡的文件,心裡琢磨著,其實李學武的計劃一點都沒超綱。

  這不正是所有工廠都在做,都在逐步實現的目標嘛。

  這個時候哪個工廠沒有這些服務設施啊,只要是有一定規模的生產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服務標準。

  李學武做的這個計劃只不過是跟居民區結合在了一起,並且套用了聯合企業以及三產的合作關係。

  看著是很複雜,實際上就是有規模的企業不要自己搞這些了,沒有規模的小企業不要費勁巴力的羨慕了。

  現在有個計劃,就是把大家在城裡已經安置不下的工人遷出來,統一建設個生活區。

  在這裡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充足的生活物質需要,以及完備的管理制度。

  所有建設項目和土地都由軋鋼廠來籌備,所有服務項目都由軋鋼廠來提供,到時候各個工廠只要交錢就行了。

  這就頂算是把軋鋼廠的問題拿出來翻了個兒,花錢的事變成了賺錢的活兒。

  李懷德撓了撓腦袋,看向對面坐著的李學武問道:“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也是被逼的沒辦法唄~”

  李學武笑著說道:“咱們廠要是有錢,何必拉著他們一起搞呢,人越少,享受的待遇不就越多嘛”。

  “嗯,困難是暫時的”

  李懷德笑了笑,說道:“這個計劃同工業生產計劃合在一起,軋鋼廠就算是完成兩條腿走路了,不瘸了”。

  李學武喝了一口茶,笑道:“恐怕三年五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了”。

  “你啊!”

  李懷德點了點李學武,笑著說道:“只爭朝夕是好的,可也不能太著急了”。

  一邊說著,一邊又看向手裡的計劃文件。

  雖然上面羅列的都是各個工廠已有的服務和三產項目,可李學武在計劃中還是有幾個比較突出的想法。

  第一個是醫療服務,首先提到的就是軋鋼廠現有的廠級醫院是滿足不了未來發展需要的。

  要挪動位置,不能再困於軋鋼廠內部了,李學武給出的理想位置是在東直門外大街上,緊鄰著生活區和主幹道。

  目的是服務於生活區所有居民的醫療保障外,還對外進行服務和經營。

  醫生也同車間工人一樣,沒有大量病例的積累鍛鍊不出高超的技藝。

  所以想要持續提供完善的醫療條件,保證當前的醫護能力,就得走出去。

  軋鋼廠醫院最牛的技術其實是外科,因為以前廠醫院每天都要接收機械傷害的病例。

  但是,隨著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施,雙預案的條件管控,軋鋼廠發生人身傷害的事件越來越少。

  那些錛鑿斧鋸醫生最近都很少用到這些器具了,所以李學武要為這件事負責。

  對外,搞綜合性醫院。

  李懷德看到的關鍵詞就是這個,要建設新的院區,完善的醫療設備和招錄更多、更有經驗的醫療人員。

  其實這個年代京城醫療人員相對看是不缺的,缺的是沒錢蓋大樓。

  最牛的協和都還在老院區裡窩著呢,李學武提出的這個目標實在是有點大了。

  可在他的計劃中,這個項目也是能賺錢的,尤其是對外經營後,研判的發展前景是很好的。

  李懷德不懂醫療經營,但李學武家裡世代行醫,別的他不信,但搞醫院這個項目他是絕對相信李學武的。

  第二個計劃是教育,充分調動軋鋼廠現有的教育資源,重新規劃從小學到中學,再到職業教育的完整體系。

  李懷德心裡想到的,現在所有學校都在停課的問題李學武也有寫到。

  現在是現在,教育是永遠都不會廢除和停止的。

  所以正合適趁著現在沒有教育壓力,完成對軋鋼廠的教育體系變革。

  重新建設小學、初中、高中,以及職業培訓學校。

  李學武的教育計劃也是結合未來居民區所設定的,龐大的人口數量,能帶來絕對的生產勞動力。

  未來無論是生產或是發展,都需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上崗。

  車間裡的師徒關係會越來越制約生產的需要,把工人的培養和培訓直接放在職業學校中去。

  這一條是絕對符合當前政策要求的,五月份上面下達的通知,要搞小工廠、小學校,把生產和教育結合起來。

  李學武給出的計劃就是這樣,定向教育,職工子女從小學一路到中學,以後有大學了上大學,沒大學了上職業學校。

  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供給給軋鋼廠以及其他聯合企業,實現工人的補充和遞進。

  看到這裡的時候李懷德點了點,說道:“這個回去討論一下,可以立即啟動”。

  他這個人是比較複雜的,在李學武看來,你無法定義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你說他是好人吧,他貪財又好色,在軋鋼廠的一系列變革中好勇鬥狠,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身上敢說沒有問題?

  可你要說他是壞人吧,他又支持李學武做了很多好事,一力保證居民樓的落成,促進貿易項目的發展,解決了廣大職工子女的就業難題。

  尤其是看著眼前這份計劃書,首先敲定的卻是教育項目。

  他就不知道現在的教育有雷區在嘛?

  他就不清楚教育出成績是最慢的嘛?

  他都知道,在正治生活中,現在最不應該觸碰的就是教育了。

  可他還是點了這個計劃,要先搞起來,不能等到塵埃落定了再去做。

  壓力是有的,拿出兩年時間來搞建設,等風過去了,正好開展教學活動。

  再翻看手裡的計劃,最後一個竟然是要搞儲蓄所。

  李懷德抬起頭看了李學武一眼,隨即仔細瞭解了計劃上的內容。

  聯合其他工廠搞合作經營,用於資金管理、工資管理、建設資金籌備、建設項目資金管理等等。

  李懷德放下手裡的文件,看著李學武問道:“你是說搞金融儲蓄?”

  一定有人說扯淡,那個時候哪有工廠自己搞金融儲蓄的,哎!見圖,請自行某度去查,那個時候真的有,具體原因請自查國史網《20世紀50年代的職工儲蓄動員與現代國家建設》一文。

  一定還有人說,李學武計劃的工人村太假了,不可能有。

  哎!插圖那份報紙看一下,然後某度《老盛京/工人村!昔日高端住宅區,回味50、60、70年代的記憶》一文,瞭解一下鐵西工人村的歷史。

  (老武寫的東西絕對是有根據的,不亂叭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