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泡枸杞 作品

第九十七章:鄉試前的小風波

 但外方內方觸及了士人集團的根本利益。

 幾乎不可能在官場大展拳腳。

 要說它複雜,也是複雜的。

 說簡單點,“外圓內方”是首先會辦事。

 並且不排除不擇手段地保住自身。

 黨同伐異、再施展抱負的行為。

 能夠堅持一定程度上的好原則。

 說難聽點,是虛偽、奸詐。

 自我標榜是“陰陽之道”。

 當下賈琮面臨的就是這麼回事。

 所謂“外圓內方”,一般不明著說出來。

 就看當事者如何去平衡。

 名利,名就是利。

 倘若賈琮不幫林浩、不理會魏無知提出的切中民生的事。

 對賈琮的名聲,肯定會有一定損害。

 而名聲,才是他們立足的根本之一。

 “書生論政,朝野所忌。

 魏兄,你這題目不但過於刁難人。

 且逾越了我們讀書人的本分。”

 王浩眼神一閃,為賈琮推卸。

 “王兄此言差矣。”

 魏無知淡淡一笑,搖頭道:“今日在座諸生,無不是各自桑梓的中堅。

 咱們俗稱秀才。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為家鄉父老辦點事,何以提高到議政來說?

 再者我等這提議,又不是要縣衙。

 府衙推行政令,咱們想法子。

 若是好呢,是為民謀福。

 若不好呢,權且作為遊戲一場。”

 魏無知從來沒有給人咄咄逼人的感覺。

 一番話有條有理、娓娓道來。

 誠如八股一般,破題、承題,思路清晰。

 王浩默不作聲,是怕難住了賈琮,免得丟臉。

 雖說盟主在治河上能經世致用。

 但他終究是豪門中人。

 哪有那麼多經驗。

 這些事,給縣尊、府臺頭疼才是正經。

 羅奇才在世時是有不少朋友的。

 但這些朋友少有可靠的。

 一旦羅奇才身敗名裂,他們避之唯恐不及。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所以賈琮不擔心羅奇才朋友報復,他們不會。

 而魏無知這個羅奇才的表弟,卻是不能相提並論了。

 賈琮腦子裡思索了種種計策。

 把他當成建造木牛流馬的諸葛亮?

 不是。

 分明是譏諷、刁難他啊。

 雖然說;“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但儒家就是“現世主義”。

 尤其是“槍打出頭鳥”。

 這些事避也避不開,倒不如將計就計。

 做得好了。

 反而又能為自己添加好名聲。

 於是,思來想去。

 賈琮點頭應下,微笑道:“魏兄真乃知民、愛民。

 良鄉有魏兄這般諸生,是良鄉之福。”

 “承讓,孟子云:君為輕、民為重、社稷次之。

 禹思天下有溺者,猶己之溺也。

 稷思天下有飢者,猶己之飢也......”

 魏無知笑容可掬:“如此說來,景之兄是答應了?”

 “捨命陪君子罷!”賈琮拱拱手。

 王浩不插話了,賈琮既然答應,那他必有法子。

 張冇才一個勁鼓掌叫好。

 週六閤眼珠一轉:“便去永昌門東的村鎮。

 挨著田地,離城也近。”

 他們這夥人有的是選不上在發洩。

 有的是選上了在等。

 因為陳東生還要為剩下的考生舉行錄科、錄遺。

 再過幾天才送他們去參加鄉試。

 錄科。

 是科考出了事故不能參加的。

 或者科考不過關的,再考一場。

 錄遺。

 則是包括錄科不過的考生。

 在籍監生等符合參加鄉試條件的。

 錄科、錄遺,都是科考的延續。

 選拔參加鄉試的合格者。

 陳東生為這些事,忙得沒有空閒見學生。

 他負責的是整個直隸省的考生。

 當下眾生員聯袂而出,浩浩蕩蕩。

 直往城外而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就如華山論劍一般。

 入秋許久了。

 宛平城東外的土地大多種了小麥、番薯、粟。

 有秀才分不清小麥、韭菜。

 說那些麥芽是韭菜來著。

 宛平城東郊外的“永昌門集”是週六合故里。

 時下一個秀才在家鄉方圓幾里是有名聲的。

 尤其“孝子”之名為人稱讚。

 便有里長、甲長帶人過來應付。

 他們這些村鎮頭頭、農民也不是沒事做。

 秋日小麥種下,正在施肥。

 番薯也快到收穫時節。

 他們膽怯畏縮地保持距離。

 敬畏地不時看向一眾方巾飄飄的秀才。

 又回身低頭竊竊私語、指指點點。

 賈琮等一眾秀才足踏的地方。

 是一塊番薯地邊沿的土畦上。

 番薯藤蔓前後左右的距離皆有幾尺。

 幾個秀才面色傲然。

 顯然看不上眼前“鄙夫鄙婦”的“下賤”勞動。

 就連王浩等人也看不起農民的勞力活的。

 此地村鎮的領頭人錢里長心裡打鼓。

 他不大樂意應付這些秀才,卻也不敢得罪。

 抑制住不情不願的心思。

 土畦上的魏無知也失去了面對同年的溫文爾雅的作態。

 居高臨下地問道:“你等農夫施壅用的是什麼呀?”

 里長、甲長在村鎮也是首領般的人物。

 平日大家恭維著。

 協助衙門差爺督餉、收稅、編戶籍。

 “幾位相公。”

 錢里長收了在鄉間的倨傲,站出來答道。

 “鄉間施壅用的乃是柴木薪灰、各等糞類。

 溼土用牛糞最好,像這等乾土。

 羊糞才是頂好的,這時節都稀缺呢......”

 眾人仔細一瞧。

 藤蔓根部果然有糞土,呈顆粒狀。

 不過他們不想知道牛糞、羊糞有何區別。

 皆掩口退避,嫌棄地揮揮眼前空氣。

 生恐褻瀆了斯文。

 魏無知忍住嘔意,厭惡道:“既是施糞,為何不早說?

 沒由得怠慢了我等生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99。鳥書網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