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86 章 186(含21w營養液加更)

 殊得多。”

 “是啊,大唐的將領……”弘化喃喃。

 在剛聽到文成公主即將因為安定與欽陵贊卓的交易得以歸國時,弘化心中總不免對她有些羨慕。哪怕她如今已因慕容諾曷缽之死坐在了王太后的位置上執政,在午夜夢迴之時也總有故園之思。

 但倘若,她還能在疆域之內呢?

 她看得到!陛下選擇了放棄吐谷渾,任憑吐蕃擴張,皇后與安定公主卻不會!

 以匪夷所思速度成長起來的安定公主,用這兩場戰爭,令如日中天的吐蕃大相落下了人生的帷幕,或許也終有機會兵進千里之地,抵達那吐蕃王城所在。

 那麼吐谷渾便並非被遺落在疆域之外,需要以公主和親來維繫同盟的蕞爾小國,而是唐軍進駐於新州郡的中轉樞紐。

 李清月朝著她眨了眨眼睛:“雖然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但眼下正是我方得勝的大好光景,展望一下總不會有人給我治罪吧?”

 “而且您看,我還把一個對吐蕃人事、地理、語言都摸索清楚的文成公主請回來幫我一起謀劃了呢。”

 弘化扶額:“你這麼給文成安排新任務,問過她的意思了嗎?”

 遇到阿菟這種武德昭昭的小公主,也不知道得算是文成的幸運還是不幸了,但想想對方如今在吐蕃所過的生活,在松贊干布過世後的微妙處境,弘化又覺得,能將她給帶回來……

 當真是太好了。

 “就是不知道,吐蕃願不願意放人了。”

 “姑母別擔心,”李清月安慰道,“我這個人看人還是很準的,就像我此次出征所帶的人手便各有表現之地,成為撬動戰局的關鍵落子,那個欽陵贊卓,還有他那位身居吐蕃腹地的兄長——”

 “值此臨危受命之時,怎麼敢不拼死一搏呢?”

 ------

 欽陵贊卓甚至為了給自己爭取更多的謀劃時間,在安頓好了鹽澤的守軍後,便帶著兩千多的騎兵以最快的速度趕回邏些城。

 比起李清月原本給他估計的十四天時間,還縮短了兩日。

 欽陵贊卓知道,他不能自己孤身折返。

 哪怕噶爾家族在這吐蕃腹地有著兩千多口人以及更多不在名冊之內的奴隸兵,在真要辦事的時候也絕不如這些騎兵頂用。

 可在前方已能見到熟悉的景物與建築的時候,一想到此次歸來他已失去了父親,欽陵贊卓的心中便不覺一陣悲從中來。

 偏偏他是一方將領,決計不能有何對外露怯的表現。

 只有當他疾步穿過噶爾家族的封地莊園,站在他兄長面前的時候,他才終於流露出了幾l分難以遏制的悲愴。

 但此事對他來說是晴天霹靂,對他的兄長來說又如何不是呢?

 “你說……父親死了?”贊悉若面色緊繃,極力剋制住了自己即將大變的容色,轉而將目光投在了弟弟解開斗篷與風帽後露出的斷髮之處,不得不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接連十餘日,算

 上獲知父親死訊之前的趕路與調兵,得有四十多天的趕路,和這幾l年間幾l乎沒有停息的作戰與奔波,都讓他面前的這張臉滿是滄桑憔悴,比起他這位坐鎮封地、操持權術的兄長,還要看起來老成得多。

 而這張與他相似的面容上的神情,也絕沒有任何一點作偽的意思。

 有一瞬間,贊悉若覺得自己眼前一陣令人頭暈地發黑。

 欽陵贊卓艱難地再度開口:“我答應了那位大唐將軍的條件,以禮送文成公主歸國,換父親的遺體回來。”

 他垂下了頭,唯恐會聽到兄長說出一句批駁的話,說他的決定荒唐,又或者是聽到兄長的決定是,讓他想辦法再度出兵,將父親的遺體搶奪回來。

 好在,在一陣長久的沉默之後,他聽到的答案是,“你做得對。”

 “兄長?”

 贊悉若攥緊了自己的拳頭,閉眼沉吟了片刻,“我說你做得對!父親尚且沒能摸清對方的底細,在掉入圈套之後戰敗而亡,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將己方的力量重新團結起來,也阻擋住那些想要蠶食噶爾家族輝煌的勢力,而不是將力氣用在無用之處。”

 只是送走文成公主而已,對他們來說還能接受。

 “可我們……真能做到將文成公主禮送出境嗎?”欽陵贊卓問道。

 見兄長在這強忍悲痛之餘,神情中還有一派鎮定籌謀之色,欽陵贊卓帶兵回來之時的心頭焦躁,終於慢慢平復下來了少許。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覺得自己恍惚間,竟從兄長的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子。

 贊悉若沒有立刻答話,而是反問:“你原本是打算怎麼做的?”

 “我原本想……若是無法勸說贊普同意此事,那便直接將文成公主劫持出來。我們噶爾家族將其禮貌送出,也算藏巴禮送大唐和親公主而回了。”

 眼見兄長的目光隨著他的這個答話越發犀利,欽陵贊卓的聲音也漸漸低了下去。

 “幼稚!這話傳出去像什麼樣。”贊悉若斥道。“若真幹出了這樣的事情,父親死後我們噶爾家族的聲望才當真是沒法看了。”

 他眉頭緊鎖,語氣裡滿是堅決:“我們不僅要拿到正式的國書,還絕不能在父親新敗,吐蕃勇士喪命的各方斥責中後退一步!”

 比起長期參與戰事的欽陵,悉若的面貌看起來要柔和些許,但在決策要務的當口,他話中不容轉圜的意思,卻讓這張臉,多出了幾l分肅殺之氣。

 是,這件事當然不容易辦到。

 祿東贊不是吐蕃贊普,沒有那盛行於吐蕃境內的天命傳說庇護。

 當他身上的強勢光環終於隨著他的過世而消失,執掌吐蕃政務十多年所帶來的家族鼎盛、權勢滔天,也勢必會迎來可怕的反撲。

 贊悉若需要做到的,何止是讓贊普承認他們家族能維繫下去這份榮耀,要促成換回父親遺體的這個條件,也必須同時洗脫掉弟弟沒能及時救援父親的罪責,讓他們身上政務與軍

事的權力不至於掉落得太厲害。

 欽陵贊卓忙問:“那兄長打算怎麼辦?”

 贊悉若目光中閃過了一縷思量,又倏爾沉了下去,像是做出了某種決定,“我們要讓出一些東西,但不是對贊普與沒廬氏那些人。走!你帶著一隊人,我們去見韋氏的人。”

 欽陵贊卓:“……韋氏?”

 “對,韋氏。”贊悉若回他,“自韋義策扶持松贊干布成就大業,到如今這麼多年,韋氏向來不顯山露水,卻也從沒人膽敢小瞧於他們的積累。但他們最好別忘了,自贊普開創出二尚一論的朝堂格局到如今,他們韋氏這一論能少有被二尚侵吞家業,不過是因為還有我父親這位大相頂在前頭。”

 贊悉若目光冷然,“我噶爾家族若是一夕之間倒臺,上位的必然是二尚家族,是那些與藏巴王室聯姻的貴族。可尚就是尚,論就是論,姻親世家與功勳名門自有區分,我不信韋氏不明白這一點。”

 “他們也最好別忘了,與他們有著手捧白石之盟的是松贊干布,不是現在這位痛恨權臣當道的贊普。若是噶爾家族沒了,下一個倒黴的就是他們!”

 韋氏的這種生存之道,對於深諳政壇博弈的贊悉若來說還有些羨慕。或許噶爾家族的這等烈火烹油富貴只能持續四五十年,韋氏的這種積蓄髮展、明哲保身卻能持續上數百年。

 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韋氏能再有一二十年的發展時間,讓自己在藏巴四茹的地界上紮根更深。

 現在,對他們來說最安全的延續家族之法,確實是與噶爾家族聯手,頂住祿東贊喪命後的種種風浪,遏制住二尚家族想要重新掌權的反撲。

 他們也是贊悉若在獲知父親死訊後的須臾之間,為自己選擇出的最合適盟友!

 欽陵贊卓跟上了贊悉若往外走去的腳步,一面覺得兄長的這個決定確實沒錯,一面又忍不住問道:“可如此一來,兄長豈不像是上門示弱給韋氏看的,又能如何保證,我們今日這一去,不是在與虎謀皮呢?”

 “……與虎謀皮?”贊悉若忽然止住了腳步,轉頭看向了欽陵贊卓,“那也得他們是虎才行!我們有一個讓他們不得不依然以我們為主的理由,也是一個他們接受藏巴繼續以噶爾家族為大相的理由,那就是——”

 他一字一頓:“他們出不了一個統兵奇才!”

 欽陵贊卓面色一震。

 在兄長投來的目光中,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那裡面除卻行將立足政壇接受風雨的凌厲之外,還有一份對他的殷切期許。

 也讓他意識到,在今日的危局面前,除了他在將長兄當做父親一般信任,他的兄長……又何嘗沒有在將他當做自己的支柱。

 “藏巴的年輕將領裡,唯有你有此本事走上前臺,打出對外擴張的戰績,而其餘的那些,甚至在跟象雄殘部的交手中還要落在下風。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能被委以重任,難道就憑他們的姓氏顯貴嗎!”

 贊悉若篤定說道:“所以韋氏會和我們站在一起的,我也會想辦法在抗衡住二尚施壓後,向贊普建議,令你出征小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