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61 章 161(一更)

 但李治打量了一番這碗米飯,又旋即意識到,情況應該沒有那麼簡單。

 關中和江南各有一批進貢到宮中的稻米,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和麵前的這一碗稍有不同。

 李治接過了筷箸將其夾了起來,就發覺這賣相確實是比他之前見過的好上不少,入口之後,這種差別不但沒有削減,反而變得更加明顯了。

 稻米飯入口頗有韌性,還有一種特殊的米香,對於他這嚐遍了珍饈的老饕來說,此物與平日所用飯食的優劣之別,真是好生明顯。

 “這米……()”李治臉上的驚訝之色越發濃重。

 他此前還說安定往遼東封地去的時間太短,應該折騰不出個什麼東西。

 哪知道這四件東西卻是一個比一個驚人。

 李清月:我在去年出征高麗的時候就在想,從大遼澤到鴨綠江沿岸,都是這等溼潤的土地,又有河網在周邊分佈,若是要用來種地的話,是不是能種稻米?卐()”

 “雖說此地的氣溫確實不高,但要讓稻米長成也不難,我甚至覺得,若是讓它長得慢一些,也還能算是……嗯,欲速則不達。”

 李治都還沒來得及調侃她這俗語亂用,就見她將手一拍,“事實證明,我猜得真是一點沒錯!”

 “這遼東新米是我帶人開墾出的田地,開水渠、建水車、施肥除草長出來的第一批,種植的時間比起江南和關中長了一兩個月,但長出來的稻米卻個個飽滿。”

 武媚娘看得分明,女兒L說到這開田種地之事,眼睛裡方才對遼東百姓閃過的垂憐,都已在此時變成了大展拳腳的閃光。

 那是她若今年留在長安,絕不可能會有的滿足。

 真好啊……

 李清月則已接著說了下去:“阿耶阿孃若是喜歡這個米,此次我帶了幾百石新米回來,就算是我這遼東四寶中的最後一件了。”

 李治笑贊:“我看啊,不是遼東四寶,是五福,也得把你給算進去。對了——”

 他伸手指了指一旁,問道:“邊上那是什麼?”

 怎麼將沒煮熟的米和另外一個陶罐也給放上了。

 李清月拍了拍罐蓋,答道:“這就是我之前和阿耶說的留有懸念之事。”

 “今年四五月間,在泊汋周邊的山嶺裡我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礦物,在孫思邈弟子的幫助下,最後製作出來了此物,這東西目前找到了二個用處,一個便是藥理上的消腫,因為能取代這作用的藥物不少,我就不多說了。”

 “一個是用於鞣製皮革,能讓皮革更為柔軟厚實,這才有了阿耶身上的這件衣服和這雙靴子。”

 李治心中暗道,這還真是個好用處。

 但饒是他已在心中有了幾分預期,也萬萬沒想到,會從李清月的口中說出隨後的那一句來。“第二個功能就是增產。”

 增產?

 李治的面色遽然一變。

 ()聽得李清月繼續說道:“今年我選了幾塊地將其實踐了一番,最後確認,有此物的幫助,田地之中能增產約莫兩成,這碗沒煮熟的米就是從那塊增產的地中取來的。您沒發現嗎?若是將它煮熟,可能要比您剛品嚐過的那一份還要顆粒飽滿、品相優良。”

 李治端詳了一番,發覺真是女兒L所說的情況。

 可這發現真是過於嚇人了,讓他在端起那米碗的時候,手都有一瞬的顫抖。

 李清月嘆了口氣,“但可惜……”

 “可惜什麼?”他追問。

 “可惜眼下還不能確定,通過這種方式增產出來的糧食到底有無危害,所以正在嘗試將其長期投餵給牛羊豬狗兔鼠這些畜類去吃,遼東那邊的醫官都還在追蹤觀測呢。不過阿耶您放心,最遲兩年,我一定給您一個結果。”

 她說得信誓旦旦,李治也相信她真能做到。

 但在糧食增產這樣的大事面前,沒有哪個做皇帝的是能坐得住的!

 有更多的糧食,也就代表著有了人口擴增的可能啊!

 就算李清月還隨即跟他解釋,這農肥的生產成本也不低,尋常百姓肯定是用不起的,最多就是用在一些品種特殊,價值不太低的東西上,也沒能打消掉李治對此物的熱情。

 新農肥的研發,無疑是已遠遠超過了送禮之事,更是遠比那遼東四寶還要重要得多。

 “不,不必按照你那邊的計劃推進,你手底下的人還是太少了。”

 李治之前總覺得,安定作為一個公主,無論是其權柄還是封地戶數又或者是她的下屬,都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公主該有的規模,現在卻幾乎是下意識地接出了這樣一句話。

 在他來得及收回這話前,他又已經下達了指令,“速召倉部和太醫署官員前來。”

 “是司庾。”武媚娘提醒道。

 李治連忙改口,“對,我糊塗了,速召司庾與太醫署眾人前來。”

 安定這邊的人手可能不足以快速判斷出此物的效果,那就由他這邊多增派一些,來看看這東西!

 倘若真有她所說的那般神奇,此物的意義必定非同小可!

 得令的奉宸衛當即前去請人。

 可等到那些司庾和太醫署的官員被緊急徵調來此地的時候,他們卻有點傻眼了。

 請問,這是什麼新晉流行起來的風尚嗎?

 只見他們的這位陛下在本就已有炭火加熱的殿中身披熊皮大氅,腳上穿著一雙奇怪且質樸的皮靴。

 而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擺放著一罐人參酒,一碗吃了兩口的稻米飯,還有一碗剛剛脫谷的稻米,以及一個裝著不明物體的藥罐。

 看起來……同樣有些樸素。

 這樣的一身打扮,若是放在遼東的軍營中可能還算正常,放在金碧輝煌的蓬萊宮中,卻怎麼看都很是違和。

 偏偏李治自己渾然未覺,自己已在無形之中當了一回安定公主的活招牌,一見被喊來的官員停在了進殿後的不遠處,當即開口,“愣在這裡做什麼,還不過來看看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