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55 章 155(一更)

 “哪知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見公主安撫了那些採藥人,持弓上前,一箭射入了那倒地黑熊的咽喉。然後就成了你們看到的這樣了。”

 這一記補刀可真是讓姚元崇開了眼界。

 也讓他越發覺得,自己被選作公主的伴讀跟在她身邊辦事簡直是莫大的幸事。

 身處公主麾下,他不僅不會參與到什麼皇室繼承人的爭鬥之中,還能學到真本事!

 雖然下一刻他就聽到自己背後傳來了公主的聲音,“元之,你不去講說書,那可真是太可惜了啊。”

 連“說時遲那時快”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看來姚元崇現在只是和那些高麗少年人打交道,實在是有點浪費他的本事。

 姚元崇後背一涼,連忙在轉身間努力端正了神態,朝著李清月行了個禮,“公主,我這不過是在陳述事實而已。而且我敢說,今日隨行的那些士卒說出來的描述必定比我精彩得多。”

 “不過,要我看來……”他正兒八經地分析道:“雖然難免會

 ()有以謠傳謠之嫌,但這九歲獵殺熊羆之事若能在此地傳開,對於公主吸納更多人前來泊汋,有著莫大的好處。”

 反正,這份奇異的山中經歷是公主自己達成的。若無她要親自見證紅根子草的防寒效果、若無她想令採藥人採摘人參獻於長安,也不會有那隻橫空殺出的黑熊,和公主應對的三四箭。

 這出令人拍案叫絕的反應,與這遼東過冬要事聯繫在一起,在姚元崇看來,簡直是最適合用來與此地百姓拉近關係的話題。

 誇張?

 民間傳說誇張得多了!

 ……

 “這或許也是養成厚臉皮的大好機會吧。”李清月努力如此說服自己。

 她今日戴上了斗笠,穿著尋常的衣物,往泊汋城的街道上逛了一圈,就發現,在姚元崇口中還算是在寫實、只多了點抑揚頓挫語氣的描述,到了那些同行的士卒口中,就成了她自己都認不出來的樣子。

 泊汋城中的百姓早就因近來府衙頻頻做出的舉動,對李清月有著十足的好奇,所以當今日有這樣的大消息傳到面前,便各自都抱著好奇心來看聽一番。

 可眾人口口相傳,簡直是最容易發生事實扭曲的途經。

 最開始還只是公主力大無窮,能一箭射穿黑熊的頭顱,隨後就變成了“公主三箭同發,一箭封鎖了黑熊的退路,兩箭穿過了黑熊的雙目”,再後面就變成了,“那黑熊乃是山中精怪妖靈,守衛百年人參而來,公主要以神藥獻給李唐天子,當即以弓箭守衛……”

 李清月望天。

 她真是謝謝這些人沒來個什麼天賜神箭,公主射日的說法。

 然後她途經了城中的醫館,聽到參與到此行的士卒來取凍傷藥,順口就跟路人說起了此事。

 李清月到的時候,就聽到這傢伙扯著嗓子嚷嚷:

 “我騙你幹什麼,這是我親眼所見好不好?我要有這樣的箭術,我今天就只揹著弓箭上街,其他都不穿了。誰敢質疑我的行為,我就用弓箭讓他看看,是不是真有如此準頭。”

 “……”

 那倒也大可不必。

 為了防止自己再聽到什麼奇怪的發展,導致她這個英明神武的形象在眾人面前維繫不住,李清月果斷選擇,還是安分留在府衙中,先把其他事情給商榷完畢。

 比如說,那株人參到底要如何處理。

 “公主是想用幹參敬獻還是鮮參?”醫官問道。

 李清月托腮看著這株圓潤飽滿的人參,答道:“能讓參中營養減少流失,自然是鮮參。但我阿耶的情況你們也是知道的……”

 像李治這樣的情況,無論是孫思邈還是長安御醫給出的建議都是,過分增補益氣的東西,千萬不能過度使用,否則反而會引發反面的效果。

 人參,可以用,適量的情況下還能補氣活血,多了就不行。

 就算真送上了鮮參,哪怕是不等她從遼東回返,直接就讓人將其快馬加鞭送到長安去,這東西大概率還是要進行曬乾炮製的。

 因為在鮮參敗壞之前,陛下用不完,除非他願意將其分擔給旁人一起用。

 但此物既然是安定公主為了陛下的健康而敬獻上來的,他大概也不會將其分出去,只能將其浪費掉。

 “那就還是隻能用幹參?”醫官思忖,“可這樣一來,在品相上就不如鮮參好了,用來送禮的話可能不夠好看。”

 李清月搖了搖頭。

 不錯,正如醫官所說,這樣在品相上不夠好看。

 作為一個“禮物”,還是要表現出“親自採集得來”的禮物,就有點不夠看了。

 她緩緩說道:“那隻能既保留鮮參的形態,又選擇一種能延長其存放時間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