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49 章 149(一更)

 安東都護府那邊就更麻煩了,不僅要種地,供給此地的百姓和駐紮士卒所需,還要開採當地的各種煤礦、鐵礦等軍備物資。

 那原本隸屬於高麗的安東都護府,在資源上真可謂是充裕。

 奈何早前那淵蓋蘇文手握寶山而不能盡取,坐擁數十萬戶人口卻在交戰中折損數萬精銳,以至於要讓大唐來慢慢興復此地的情況。

 好在,現在等到人口充實之後,應該就沒那麼多麻煩可言了。

 北漢山城原本的人口不算多,但能有多少是多少!

 ……

 “大將軍你說,她這是來向我炫耀的,還是來同我等結盟的?”

 在結束了和劉仁軌的會面後,金法敏便即刻讓人將金庾信給宣入了宮中,希望能和他一起,對於這封突如其來的信件做出些討論。

 別看李清月年幼,他一點也不敢小覷於這封信的分量,生怕在解讀中出現了一點錯漏,讓他再被人抓到錯處。

 “北漢山城這地方,別說只是將人口送給她了,我就算是將整座城都送給她也無妨。”金法敏一邊說,一邊面沉如水地看著面前的輿圖,“甚至她若是不提的話,我都可以權當

 自己沒有這個地方。”

 這個位置確實是有點敏感。

 漢江自此城的南面流過,阻斷了熊津大都督府北上高麗之路。

 偏偏又是新羅先從高麗的手中將此城給奪取了下來。

 李清月忽然提到這裡要幹什麼?為了顯示自己“要人不要城”的大國風範嗎?

 不好意思,金法敏是一點都沒看出她在信中有什麼謙虛的意思,只覺得自己看出了對他的無聲威脅。

 金庾信倒是因為見識過李清月是什麼說話習慣,在將這封信從頭看到尾後,臉上的表情還算沉穩,“我看她提及此事是出於職權,大王不必過分憂慮,充其量李唐不願因此而落人話柄罷了。”

 金法敏抬頭,就聽金庾信繼續說道:“但她提醒的也沒錯,要如何處理這座城池,確是您該當做的事情。我想問大王一句話,當時兵力推過漢江,我方士卒駐紮入北漢山城的時候,我們所遭到的損失其實不小,大王舍不捨得這個地方?”

 他想都不想地答道:“我留著那座城做什麼!”

 不錯,彼時為了北上侵佔高麗之地,在搶奪北漢山城上,他這邊付出了不少代價。

 但早在他遭到了大唐的水師打擊,願意將此地讓出給那位熊津大都督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出了取捨。

 所以,這裡當然是可要可不要的。

 “那就將其獻給大唐!”金庾信篤定開口。

 “可……”金法敏指了指那封信。

 在李清月的措辭中分明是說,她不想要,也不能要盟友的東西。

 “我沒有說是將其交給熊津大都督,而是將其獻給大唐。直接送給長安的那位陛下。”金庾信解釋道。“您難道真的覺得安定公主是什麼慷慨的人嗎?”

 別看她在新羅士卒返程的時候又拿出了一筆軍糧,那也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新羅兵馬隨同她作戰,她也很清楚要如何使用這一批人,才能讓他們既做出貢獻,又不會搶佔到她的軍功。

 這傢伙小小年紀,在利益權衡上就已有一番獨到本事了。

 金法敏顯然也知道這一點,在聽到這句問話的時候搖了搖頭。

 他也很快做出了個決定——

 既然要送出這座城,那就要在動作上快一點,儘快讓人將這消息送到長安去,以防大唐天子當真以為他要憑藉著這一座城池的歸屬權幹出點什麼事情來。

 也算是他順著李清月那番威脅和友好商量的話,給出一個再正確不過的反饋。

 但事情還沒結束。

 金法敏朝著金庾信繼續問道:“那你覺得,她的後半段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這封送到他面前的信上,除掉關於李清月在遼東的封地,以及關於北漢山城的安排之外,她還提到了一件事。

 她說,新羅自兩位女王執政時期便開始與大唐締結盟好,到如今也有十年有餘了。

 時間是最能考驗邦交的東西,在這方面新羅顯然做得很好。

 多餘的誇獎以她的身份不適合多說,但她可以為新羅指示一條明路。

 看到那個隔海相對的倭國了嗎?請新羅一定要多留神於對方的動向。

 百濟被大唐所攻滅的時候,倭國與其說是因為和百濟之間的姻親關係才悍然發兵,倒不如說,他們是出於日漸膨脹的野心才想要藉機擴張。

 只不過是因為彼時他們的女大君病逝於途中,又有唐軍快速攻破高麗給他們帶來了震懾效果,才讓他們被迫屈服,放棄了這個計劃。

 可唐軍是不會被其矇蔽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