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36 章 136(二更)

 再者說來,悲田坊和癘人坊不同,其中所住的孤老並無傳染疾病。

 正因為如此,洛陽民眾也樂得看到在老有所養之餘,這些老者花著各家繳納上去的賦稅,在為百姓的安泰做出一份貢獻。

 都被揭穿了,孫思邈也沒法裝下去了,他低聲嘀咕道:“還不是因為你次次都從我這裡借醫術高超的弟子,又不將人還回來。”

 孫思邈自己也很清楚,若非李清月的邀請,加上皇后的鼎力支持,他在此地著書立說、教授弟子、救治百姓的事業絕無可能像今日這般蒸蒸日上。

 但也正因為他跟安定公主時常往來,姑且可以算是混熟了,在將人當做晚輩的情況下,有些話也說得更不拘束一些。

 他這句吐槽也該算有理有據。

 他的嫡傳弟子輪換著在益州坐鎮看診,這個也就算了。

 他原本很是看好的弟子劉神威已從學醫徹底轉向搞炸藥,這個算是發揮他的天分,勉強也能忍。

 上次熊津大都督府成立,皇后找他這裡要了一批人渡海前往,至今也就因為軍隊撤退回來了一半,剩下的都被分散到大都督府境內各州了。

 這個……姑且算是給皇后殿下的報酬。

 然後就是兩個月前,李清月居然說希望他派出數名弟子協助回紇商人釀酒,參與到酒水提純的項目之中。

 這怎麼看都是又走歪了一批人。

 結果現在李清月意圖前往封地,不僅要從他這裡採買走一批藥材,還打算再帶幾個醫者與採藥人走!

 他都擔心哪天他睡過去,一覺醒來,人就已經不在洛陽而在遼東了。

 以李清月當年來益州坑蒙拐騙的表現,這是很有可能的!

 他這麼想的,也下意識地說了出來。

 “那哪兒能啊!我還指望您長留洛陽,幫忙多看著點玄奘法師的,好讓他繼續管束著下頭的那些弟子。”李清月一臉坦蕩地答道:“再說了,我阿耶的頭風病又沒法根

 治,萬一突發變故,還是得勞煩您儘快趕往長安。若我將您帶走卻耽誤了陛下的病情,豈不是不孝至極?”

 “您多分我點人手也不是壞事。”她朝著孫思邈解釋道,“您別看這些人留在洛州或者是中原能夠醫治到更多的人,但您得考慮到將來。如今的遼東已是大唐國土,陛下必定不會讓此地繼續是這等地廣人稀的樣子,等到來日人口增多,總是需要有看醫問診之地的。”

 “我記得您老說過,您還沒去過那麼往北的地方,那麼也應該少有收集到那頭的藥物信息和病例,比如說,原本為白山部靺鞨所佔據的地方,就盛產不少珍稀藥物……”

 那可是長白山啊!

 她滔滔不絕地說了下去:“還有,您也知道的,高麗、百濟和新羅這些地方的人雖然說話用的是扶余體系,但書寫的文字卻大多是中原文字,所以大唐的《新編本草》和您所編纂的《千金要方》,我這次都是要一併帶上的。如今正是鎮撫邊境的必要時候,大唐該當給他們示以生存之道,我也總得讓人能配合這些醫書講解。”

 “非要說的話還有個理由嘛,我多帶點人走,正好在此地多空出點位置,讓民間隱藏的醫學天才能夠被順利挖掘出來,豈不是正好?”

 孫思邈:“……”

 如果說李清月前面說的還都是正經理由,最後那句就是純屬胡扯!

 洛州但凡是有點學醫天分,自己又對此有興趣的,應該都已經在他這裡了。

 偏偏前面的幾條理由已經足夠安撫住他鬱悶的情緒了。

 孫思邈無奈答道:“那你按各項專科去挑人,別一口氣把我的人全給挑完了。”

 雖然知道李清月那邊的需求也不少,但也不能影響到東都尚藥局的運轉。

 “還有,之前皇后殿下還有意讓我這邊派遣出弟子,去上州開醫學培訓,並且協助當地辦理悲田坊呢……”

 “知道啦知道啦!”李清月答應得很痛快。

 反正熊津那邊還有部分可以調撥的,這次就算帶過去的是學徒也無妨。

 “對了,這樣一來,您在藥材上可得多讓著我點。”

 李清月轉頭就跟孫思邈賣起了慘,“我那封地又偏遠,又剛經歷過戰事,土地未開墾,百姓沒馴化,聽說就連那泊汋城中都是府庫空空——”

 孫思邈都活到這個年紀了,之前能被李清月騙,那是真沒想到這個年紀的小孩能如此有套路,現在又怎麼會看不明白。

 他給出了一句靈魂發問:“要真有這麼慘的話,你選那兒幹嘛?”

 做慈善嗎?

 李清月眉頭一挑:“我這叫看中了這裡的發展潛力。”

 ……

 這話吧,孫思邈是真不信。

 但是在洛陽和李清月會合的李謹行,卻信了這個說法。

 他要前往安東都護府上任,安定公主的封地在安東都護境內,又看好此地的發展,顯然是對他有利的。

 當他眼看著他們一行人在抵達青州後,會合到此地的物資越來越多,越發肯定,安定公主所說的話並非作偽,而是當真要在自己的封地大展拳腳。

 三四月間的海面少有風暴,於是當各方物資都校驗完畢後,數艘大船便並未有所停頓地朝著遼東行去。

 “我還以為公主會想先見一見那位馬匠師。”澄心為站在船頭眺望的李清月披上了一件風氅,順口說道。

 能被公主專門向天子請官,足可見這位馬姑娘在她心中的分量。

 青州與海州雖然相隔著有一點距離,但要在出海之前往海州往返一趟,應當也並不會耽擱多少時間。

 說不定還能將人給帶到遼東一併參與到此地的建設。

 李清月卻搖了搖頭,“她現在是看在工錢的份上,而不是看在我這個人的份上,所以還是先給彼此一點想象的空間吧。”

 “等她適應了那個繕工監的官職,她才會知道,上頭有人是多麼必要。”

 她唇角微揚,任憑海風掠過她的面頰,“再說了,泊汋城的初步建設,還犯不著這樣的大才動手。”

 她得先讓此地,被打上她的記號!

 ------

 四日之後,這一行船隻停在了鴨綠江的入海口。

 李清月望著面前越發清晰的海邊土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她的領地,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