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29 章 129(一更)

 他忽然越發覺得,以一位對皇位並無威脅的公主在前頭作為標杆,未必是一件壞事。

 便問道:“媚娘可有想法?”

 武媚娘答:“我倒是有幾個屬意的人選,卻基本年紀不大。”

 李治沉吟,接道:“先說來聽聽吧。”

 武媚娘答道:“弘農楊氏此前希望將通過了童子科的楊炯送到太子面前,可我覺得此人還有些不夠穩重,倒不如跟著阿菟在外歷練一陣。”

 李治點頭:“此人可以。

 ()”

 “另外兩位……便算是忠臣之後了。”

 武媚娘嘆了口氣,方才繼續:“前幾日不是才從嶲州傳來消息嗎,得到陛下派遣前往嶲州平定邛部蠻族酋長作亂的忠武將軍病逝。”

 “這位老將軍到任後與益州都督長史聯絡南詔為盟,整備軍隊,訓誡官吏,妥善安頓邛部民眾,竟是兵不血刃地解決了叛亂,真可謂是我大唐將領之中文武兼具的典範。”

 “只可惜,老將軍終究是年事已高,因路途顛簸、氣候不合,還是沒能撐過來。”

 “我一問之下才知道,他的長子姚元景如今已參與了科舉進入仕途,但他的次子居然才只有十二歲,據說姚懿老將軍對這個次子姚元崇很是頭疼,說他總不喜讀書,只想勤練武藝作戰,如今老將軍病故,生怕長歪的大概也就是這個孩子了,倒不如也先跟著阿菟這頭。”

 李治想了想這情況,臉色微露幾分悵然,點了點頭。

 忠武將軍姚懿病逝在七十二歲高齡,乃是為大唐盡心竭力、死而後已,他作為天子自然要對其給出表示。

 既然他對幼子的教育有所牽掛,那便由他們來辦。

 就像臨川公主的駙馬周道務是因為他父親去世才被養在宮中,姚元崇的教育也可以由他來辦。

 他不是喜歡習武嗎?

 那跟著一個才打了勝仗的小將軍必定符合他的意思。

 但想想阿菟自己的兵法謀略之道並沒有少研究,她身邊的王勃、盧照鄰等人均是文采翩然,讓姚元崇處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薰陶成長,就算不能成大器,也總不會差到哪裡去。

 “還有一位便是龐老將軍之女了。”武媚娘頗有幾分唏噓地說道:“老將軍為國征伐高麗卻不幸戰歿,連親生兒子也隨之亡故,以我看,除卻滿足老將軍那死當歸白州的心願,將他安葬於白州雲飛嶂上之外,也該再有些表示。”

 “不知陛下可否從他的女兒中選出一人在阿菟的身邊,也算是給朝中一個範本。就說,哪怕父子均為國捐軀,陛下也願意給他們一個延續門蔭的希望。”

 龐孝泰之女?

 李治並未猶豫太久,便答道:“確實該當如此。等為任相與龐老將軍送靈後,便順便往白州擇選合適的龐氏女北上。”

 “只是還有個問題。”武媚娘微微蹙起了眉頭,說道:“這三人不僅年輕,還沒擔任過官職,就算過上幾年能成長為阿菟所需的助力,甚至是成為李唐的棟樑,也沒法直接成為熊津大都督府的屬官。但是,以熊津、安東這等偏僻之地,若是貿然自科舉進士中選人,也難保不會讓人心懷不滿。”

 李治:“那媚孃的意思是?”

 “我想勞煩陛下往幾個邊地都督府發出公文,問詢是否有官員,或者是流外官願意進行此番調度。反正戰事剛剛結束,不至於在頃刻間就出現動亂,還有遴選的時間。”

 流外官其實都根本不能算是正式的大唐官員。

 但要武媚娘看來,這些人之中有本事的恐怕並不在少數

 。()

 讓人才滯留在了流外官的行列,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大唐官員進出不平衡。

 ╳千里江風提醒您《[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旁人或許會小瞧這樣一些沒手段入流的人,武媚娘既然能將宮中人心籠絡在手,便絕不會!

 更何況,這一次崗位調度乃是以熊津大都督需要招募官員為名目。

 這些流外官中若是有人有眼力、有能力,便應該看出來,跟著熊津大都督辦事的收穫,不會比他們留在原本的崗位上差。

 能把握住機會的人遇到了合適的上司,總該大展身手的!

 像那唐璿唐休璟,現在不就在梁州幹得風生水起嗎?

 “陛下以為如何?”

 李治多問了一句:“為何只是邊地都督府?”

 武媚娘笑道:“難道陛下要往天下各州發出詔令,讓人人都覺得你這是為阿菟另辦了一場選官不成?再說了,熟悉邊地事務的官吏官員在前往安東都護府和熊津大都督府後,更容易適應事務吧。”

 要這麼說的話,李治確實沒有問題了。

 “就按媚娘說的去辦吧。”

 他話音剛落,就忽然瞧見前頭出現了個擋光的,抬頭一看,就見女兒不知道什麼時候已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辦什麼?”李清月左右朝著兩人看了看,板起了臉說道:“這是我的生辰還是新年第一天哎,怎麼您兩位又是唉聲嘆氣又是商量選官的。”

 所以不等李治回答,他就已經被李清月給拽了起來。

 “阿耶阿孃快來,我們想比投壺射箭,分作兩組,三局兩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