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25 章 125(捉蟲)

 偏偏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野性和直覺作戰,讓人很難將他們一網打盡。

 相比之下,反而是黑齒常之這樣的將領,還能在和他們在山中繞彎子的時候順手逮出幾個部落來,然後由唐軍壓上將人擒獲。

 但即便如此,經由這大半個月的行動,被擒獲的也只有寥寥數千人而已。

 好在,在將人押送回返的時候,李清月就已經和蘇定方達成了一致想法。

 他們不打算將這些人能按照舊例殺死,而是將他們遷移到附近的營州境內,與營州人雜居同化,而後從中募招人手,再討論北上收服其餘靺鞨部的問題。

 事實上,這種遷移在隋朝時期就有過,也讓大唐將領裡有幾位擁有靺鞨血統的將領。

 比如大唐名將之中的李謹行,就是這樣的存在,還是由大唐給其賜姓為李的。

 而這一出遷移裡,雖然能讓李清月發揮的餘地不多,也讓她意識到了自己此前所學終究有侷限性,或許在面對西域複雜局面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無力,得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也讓她收穫了個人才。

 在一支靺鞨部的部落中,她逮住了個敢用弓殺敵的五歲小孩,在聽到此人名為祚榮?()”之後,沒將人放在遷居入營州的隊伍裡,而是直接將人丟給了卓雲,讓她先把人給一併帶走。

 在聽聞其父名為乞乞仲象,乃是慄末靺鞨其中一支部落的首領後,李清月越發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若是她沒猜錯的話,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於營州之亂後建立渤海政權最終稱王的大祚榮。

 但不管是不是吧,能有此等膽魄,總不會是個庸才。

 所以當李清月重回高麗王都平壤的時候,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當聽到詔令宣讀之時,她更是忍不住又在心中歡呼了一聲。

 雖然已猜到,覆滅高麗的戰績面前,應當不會得到太吝嗇的賞賜,但她原本猜的也只是在回到長安後可能會得到將軍號或者加戶的封賞,而不是在此時就已先收到了其中的一項。

 她將詔書重新接過來小心地審視了一番,確認自己並沒有聽錯。

 那確實是開府之權!

 這無疑意味著,她已和尋常將領不在

 ()同一個起跑線上,若是想要給自己收服的將領、官員安排官職,她也完全可以直接將人招收到她的大都督府中。

 譬如說,盧照鄰被招募為鄧王李元裕府中典籤,就不需要將其上奏朝廷,所以在熊津大都督府中遇到這種情況也是一樣。

 而相比於只有閒職的李元裕,李清月還能算是個實權長官。

 熊津大都督府總攝百濟故地政務,可能到如今才算是真正落實了!

 除此之外在這封詔書中提到的是,大唐意圖在原高麗故地成立安東都護府,因第一任安東都護由誰出任暫未決定,在官員上任之前,先由周道務留守高麗,確保此地不會再興動亂之事。

 當然,為了更進一步防止高麗境內有反叛發生,在征討高麗將士回返後,除卻淵男生、寶藏王等高麗貴族與王族之外,由青州、萊州、登州水師將部分高麗百姓遷往中原。

 為令其遠離家鄉,不能隨意渡海逃回,將其陸續從沿海遷移入漢中、蜀中、江淮等地,用於充實各州人口。

 李清月看到這裡的時候,目光再度一亮。

 若是如此的話,她是不是能想辦法多調一些人到梁州境內?

 梁州目前最缺的是什麼?就算李清月已離開中原將近半年,不知道梁州今年的秋收情況如何,也多少能夠猜得出來,缺的就是人手!

 這恰恰是用來補足的人口。

 不過這些事情都先不急吧。

 當這封從長安發來的詔書已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她還能留在此地的時間就已經不多了。

 所以她先將金庾信給送出了平壤。

 “還得勞煩金將軍替我向新羅國主告別,順帶向他致謝。”

 她朝著隨同金庾信一併啟程的士卒看去,見這其中依然有不少傷員,此番北上作戰中也確實損兵折將不少,便朝著一旁做出了示意。

 金庾信隨即見到,有一批糧車朝著他們所在的方向開了過來。“這是?”

 李清月答道:“我想著此前那五萬石軍糧有不少被分出給北路唐軍了,你們剩下的那些放在撤兵途中,恐怕還得節省著用,便從營中調撥出了兩萬石糧草。裡面還有些傷病之藥,勞駕金將軍自行分派。”

 金庾信沉默了一瞬,方才恭敬答道:“那就多謝大都督了。”

 按說李清月此舉,確實是上國主帥對他們這批參戰屬國臣民所表現出的優待,但一想到這重新被拿出來的兩萬石糧草中,其實都來自他們自己的糧倉,是被唐軍提前搶走的,他就有種說不出的如鯁在喉。

 可他又很清楚,自己在此時最應該做出的是什麼表現。

 唐軍攻破高麗的速度太快,起碼比起新羅君臣在早前預料到的要快得多,這就讓他們原本希望能夠漁翁得利的想法化為了泡影。

 又哪怕他沒有親自見到那個場面,可當倭國甚至因此將扶余豐作為禮物獻上的時候,金庾信完全可以想象到,那出火燒海船的結果到底有多麼震撼。

 而那唐軍南北合擊,則

 是他親眼看到的。

 彼時他從山城之上往下看去,正看到風雪之中,兩方勢不可擋的浪潮終於交匯到了一起,將高麗國中最為熾烈的一道火苗給撲滅在了當場。

 在這樣的赫赫威勢面前,他最應該做的就是讓新羅好好地呆在“發兵支援”的立場上,在唐軍行將回返中原的時候也禮貌地告辭離去。

 他可不覺得,若是讓他處在淵蓋蘇文的位置上會比他做得更好。

 金法敏也不能。

 ……

 “老師覺得,新羅的野心能被壓制住多久?”眼見金庾信等人逐漸消失在她的視線之中,李清月朝著一旁的劉仁軌問道。

 劉仁軌想了想,回答道:“親身參與過此戰的或許會記住很久,但沒參與過的就不好說了。”

 比如說當金庾信需要從目前這個大將軍位置上告老之後,又或者是金法敏積蓄實力到了一定程度之後,誰知道新羅還願不願意當一個安分守己的鄰居。

 李清月應道,“那也夠了,反正,熊津大都督府如今在我掌握之中,安東都護府應當也會有將領常駐,新羅不能向北或者向西擴張,只憑藉著他們國中山地佔多的情況……糧食是不夠的。”

 糧食不足,也就養不起更多的人口,那麼能發展達到的程度也就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