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19 章 119(一更)

 很快又退回了兩方休戰的情況。

 到了臨近黃昏之時,唐軍又發動了一次嘗試。

 惱音信覺得其中有可乘之機,乾脆派出了一隊精銳騎兵出城反擊,截斷唐軍退兵的隊伍,卻反而將人手都給送了出去。

 他焦慮得整夜都沒敢入睡。

 然而第二日的清晨,他獲知了個意外至極的消息。

 那三萬人兵馬所組建的大營,在此時已經變成了一座空營。

 “聯軍撤兵了?”

 這怎麼可能

 呢?

 北面的蘇定方還在和淵蓋蘇文僵持,在他沒有得知淵蓋蘇文做出的反擊攔截後,只覺那是唐軍佔優的局面。

 南路若要為之策應,又有著遠超他預料的人馬,為何要撤兵?

 糟了!

 惱音信忽然神色一變,意識到唐軍很有可能不是要撤兵,而是要選擇繞路而走。

 若是七重城沒那麼容易解決掉,那麼他們還不如選擇直接渡河,大不了就是還需要在隨後對上以冬比忽城為代表的虎飛嶺攔截隊伍,將這場交戰轉為山中作戰。

 但隨後他收到的消息卻讓他打消了這個判斷。

 他留在七重河以北的沿河哨探,沒有一個傳回來了有唐軍發兵渡河的消息,只有前往東面山林之中的哨探隊伍被盡數誅殺。

 “又不渡河,又不攻城,唐軍到底想幹什麼?”惱音信頭疼地思考著這個問題。

 唐軍沒有這麼無聊,只是要將他的注意力拖延在這邊。儘快北上必定是他們的訴求。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那麼他們還能以什麼方式過河呢?

 在戰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他沒有這個猶豫的時間。

 或許還真是在壓力之中帶來了靈光一閃,讓他忽然想到了前來一併攻城的艨艟隊伍。

 有沒有可能,唐軍是想讓他以為,他們打算往河流狹窄處渡河,讓他不斷探查東面,卻忘記了,他們還有可能以水師發起攻勢。

 幾乎就是在他有這等想法派遣出人手調查的沒一會兒L工夫,他便收到了沿海哨探的信號。

 唐軍的艨艟鬥艦與一批海鶻戰船會合,似乎是在等待著主帥的命令。

 有水師助力的情況下,哪怕這一路水師的人數沒有那麼多,也確實可以經由沿海行軍,放棄其中的幾處重鎮,讓人在未曾設防時奪取一座沿海小城。

 有了這一處特殊的據點,還怕沒法繼續打開缺口嗎?

 “果然是我想的這樣。”惱音信驚喜異常。

 沒被發現的水師大軍,或許會是唐軍的特殊武器,可被發現的水師,就沒那麼麻煩了。

 北路的唐軍為何不直接發動水師抵達平壤,還不是因為在平壤沿岸駐紮著足夠數量的高麗兵馬,能夠確保他們的登岸行動難以達成,那麼如今的這一路水軍也是一樣的。

 只要能確保他們無法找到合適的途徑登岸,奪取長池或者冬比忽城,就足以將這份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

 “儘快傳訊信誠將軍和二將軍,就說讓他們小心唐軍水師登岸。”

 但惱音信大概沒想到,他還遵守著對淵蓋蘇文的承諾,絕不輕易發兵,身在海州的淵男建收到了這條快馬疾報之時,一面認同了惱音信的判斷,也一面生出了其他的想法。

 “以你估計,唐軍能派遣出來的水師有多少人?”淵男建朝著副將問道。

 副將思量了一番,答道:“唐軍應該還是優先於北路作戰,在進攻大公子得手之後更應該如此。這個趁著遼河

 與鴨綠江結冰的計劃,也應該是早就已經實施起來的,那麼人員的調派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南路真正要做的是平定百濟叛軍,而後正如惱音信將軍所彙報來的情況一般,將新羅的兵馬給聯合起來一併作戰,確保我們無法從南邊得到支援,最多就是伺機而動。若是七重城那頭觀望無誤的話,估計在三四千人。”

 “當然,在海上,唐軍有海鶻戰船的助力,能抵得上七八千水師的作戰能力。”

 這個以一對二的數據絲毫也沒讓淵男建感到慌張,反而是那副將見到,在這位二公子的眼睛裡閃過了一縷躍躍欲試:“那你覺得,若是我們將海州一帶的所有戰船全部派出,將冬比忽城和七重城往沿岸去的海船也調出,能不能將唐軍水師給直接殲滅在海上?”

 淵男建很難不有這樣的猜測。

 在方才副將說到“進攻大公子得手”幾個字的時候,他就在臉上表現出了幾分嘲諷之色,顯然是對於父親將兵權交給大哥,對方卻打出了個狼狽而逃的結果大覺可笑。

 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廢物,到了父親過世之後,會順理成章地繼承起高麗莫離支的位置,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可他憑什麼!

 就憑他比自己年長一歲有餘嗎?

 淵男建當然是覺得不甘心的,而這份不甘心隨著大哥淵男生的戰敗而進一步發酵了起來。

 他也不甘心只是做出戍防的行為,讓唐軍水師在這片海灣碰壁之後繼續北上,一頭撞到他弟弟的沿海守衛之上。

 到時候得意的就成他那弟弟了!

 可若是他能剿滅這一隊水師,情況就有所不同了。

 以父親多年間坐鎮高麗的戰績來看,北路的蘇定方絕不會是父親的對手,就算真的是,也一定能被攔截在北面,拖延到退兵之時。到了那個時候,其他人都只有守城的功勞,唯獨他有殺敵立功的戰績在手,難道還不足以讓他脫穎而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