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09 章 109(一更)

 不過李清月想了想,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

 她如今最缺的人手其實不是幫她寫文書戰書的,而是同時精通百濟語言和唐人官話的。

 偏偏有這樣本事的人大多在百濟貴族之中,而這些貴族,除去黑齒常之這樣的將領,不會選擇成為唐軍之中的隊正、校尉等官員,也就讓李清月的命令想要傳遞給百濟士卒,必須要經過黑齒常之和沙叱相如這些人。

 就算她知道這些人應該不會再次反叛,也難免覺得這其中存在隱患。

 眼下也只能讓一些被選出來的人繼續速成大唐官話了。

 多來個盧照鄰也用處不大。

 反倒是開採白水晶礦,能讓他們趁機多積攢點與人往來的經驗。再加上李淳風的配合,能儘快將更為精細牢固的指南針給做出來。

 這才是幫了她的大忙。

 她一邊想著,一邊將目光落到了最後一段,也忽然之間將動作停滯在了當場。

 她也陡然意識到了,阿孃為何要以更加安全的方式送信。

 那是一段心裡話。

 阿孃說,她代替阿耶執掌朝堂權柄,日漸感到,有些事情不是她不能做,而是不去嘗試就永遠不能做,也總有無數的閒言碎語在試圖告訴她,她該當退回到更加安分的地方。

 可這些聲音既然能被她反過來利用,變成給女兒謀求官職的工具,也就自然不會讓她有分毫的退縮。

 上官儀、薛元超等人,甚至是陛下本身的想法,都不能讓她再回去做一個安分守己的皇后。

 她很清楚,這份掌權野心,哪怕是說給臨川公主聽,大概也會被她覺得有所僭越,但她很願意將其分享給女兒知道。因為阿菟一定能夠理解她想要主導命運的想法。

 當然,阿菟不必在回信之中提及此事,只要用好這個熊津大都督的官職,便是最好的回應和支持了。

 但若是真出現了什麼意外,還是先以保命為上,千萬別逞強。

 別的事情她不敢承諾,攔住對女兒的問責處罰,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看到這最後的寥寥數句,李清月忽然覺得自己的眼眶有些發熱。

 於是當黑齒常之等人折返真峴城,隨同劉仁軌等人一併坐在議事廳中的時候,就見坐於上首的李清月手握那份封官聖旨,在眉眼中愈發有一派主事者的氣場。

 當這位主事之人所要擔負的是戰場職責之時,或許還應該說,那是一種寶劍出鞘的鋒芒。

 “我有意,明日令人給金法敏送一封國書。”

 劉仁願問道:“公主是要對他問責?”

 其實早在掃平百濟叛亂的時候,她就已經可以這麼做了。

 但當時公主說先不急著告訴他,如今官職封賞下來,確實可以辦理此事了。

 若按照大唐的官職劃分,金法敏在新羅國主之外,還是大唐的正三品太府卿。而李清月此時所擔任的熊津大都督,是從一品的官職,正好對金法敏是上官問責。

 卻見李清月搖了搖頭,“不是問責,是向他徵發軍糧。”

 她忽然轉頭:“孫將軍!”

 “啊?”孫仁師沒想到被李清月頭一個點到名字的居然是他,在反應過來的下一刻,直接站了起來。

 這位安定公主像是渾然未覺他的表現有失沉穩,已朝他發問:“你的八千水師出征半年需要多少軍糧?”

 問起這等和軍事有關的事情,孫仁師還是不會掉鏈子的。

 他幾乎想都不想地答道:“水師輜重人員不如陸軍多,但也配備了兩千多人,若出征半年,需有米糧三萬石,因船上倉儲多用豆類而不用米麥,加上還需籌備副食,大約總計精細脫殼糧草五萬多石,鹽一千石。”

 李清月隨即接道:“那好!在送與金法敏的國書之中說,我在雨述郡所收軍糧僅能供給麾下陸軍所用,哪知戰事在即,大唐天子又派遣水師相助,勞煩新羅出這部分軍糧。”

 “我們所要之物不多,先供給船隊半年之用便可。細糧十萬石,鹽兩千石。”

 她語氣從容,一點看不出直接將所需之物翻了個倍,“新羅國中情況我已知曉,也顧念盟友難處,便不需他們發兵了,將糧草送來便是,若是翻越山嶺送糧不易——”

 “我便讓半數船隊往他新羅金城走上一趟,親自上門裝載!”

 這怎麼能叫對新羅的敲詐,那明明就是因為多出來的兵力,而不得不向友鄰尋求適度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