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104 章 104(二更)

 劉仁願搖頭,“幾乎沒有。”

 去年掃平百濟的時候,出動的海船都只是為了將士卒運送到百濟的領土上,而不是需要士卒在海上作戰。反正百濟的航海業和水師發展得也很有限,反倒是東南方向的倭國會對此擅長一些。

 “公主為何要問起此事?”

 李清月答道:“我們原本的計劃裡,只是要用百濟這邊的兵力去響應高麗之戰,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優先奪取高麗,先放棄百濟,到時候再回返。對嗎?”

 劉仁願:“不錯。”

 李清月道:“但現在百濟叛軍已經先被我們拿下了,甚至還有辦法將這些百濟人化為我們的助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事情就要比之前更多了。”

 她指尖輕叩,“既然如此,我們不僅不能捨棄百濟,還要將其周遭的威脅納入考慮。倭國有意扶持百濟皇子扶余豐即位,新羅以國君易位為由撤軍,若我等手中還有一路水師……”

 劉仁軌想象了一番公主所勾勒出的勢力交鋒,在旁接道:“我們的應變手腕就能靈活得多。”

 “正是如此。”李清月讚許地朝著劉仁軌看了一眼。

 能有這樣一位思維同步的老師兼搭檔,真是她的福氣!

 李清月沉聲問道:“我會將增派水師的訴求寫在奏報之中,不知各位有何異議?”

 這話一出,頓時得到了滿堂的響應認同之聲。

 既然劉仁軌這位熊津都督府長史都已表態了,劉仁願又對

 公主的決定相當信服,其他不過都是滯留境內的零散官員和軍中校尉都尉,又怎麼會有多餘的建議。

 李清月滿意了,又接著說道:“此外,我要將百濟境內劃分的五處都督府官員,都以清除百濟叛軍餘黨的名義徵召到泗沘城來。”

 她的語氣微微有些發冷:“如今正是需要我等勠力同心的時候,沒時間給他們繼續猶豫效忠於誰。眼下叛軍賊黨之中的首腦已除,他們也不必擔心還有人會忽然響應亂賊,是該一起幹點實事了。”

 這些人就是曾經的百濟官員或者是部落領袖,哪怕劉仁願將麾下部從派遣到各處,他們也只是沒有擅自動作而已。

 可劉仁願與百濟叛軍周旋至今,也沒見這些百濟官員拿出真正心向大唐的表現,可見他們大多還在搖擺之中。

 這也算尋常。

 可在鬼室福信的腦袋都被砍下來的情況下,他們該做出一些明智的選擇了!

 “總歸等他們來了之後,先將宗廟忌諱和皇家社稷之事盡數告知於他們,以免還有人覺得此地還歸百濟所有。其餘的建設以及收糧之事,就勞煩老師來過問了。”

 術業有專攻嘛。

 之前劉仁軌在泗沘城周遭撫卹民眾幹得就很不錯,現在也該當再來一次。

 她也可以趁機再跟著學習一二。

 劉仁軌沒甩開這份責任,只是接著問道:“公主要將百濟各都督府都通知到位,這一點沒什麼問題,那新羅那邊呢?”

 金法敏剛以那等說不通的理由撤兵,後腳大唐就自己將百濟境內的叛亂勢力給掃平了,恐怕也是對新羅的一出警告。

 是不是該當讓對方長長記性?

 但他聽到的卻是李清月沉思片刻後給出的否定答案,“先不急著告知於他。”

 她現在和新羅往來,是以李唐公主和新羅國王的身份對峙。

 雖說新羅尊稱大唐一句天朝上國,可金法敏到底會對她這個公主有多少尊重,尚是個未知之數,倒不如等到洛陽那邊對於戰報給出回應,再與那新羅過招!

 李清月又道:“倒是蘇將軍那邊可以先讓人去知會一聲,就說百濟內亂已除,我方能調動的兵力比此前稍多,請蘇將軍在安排行動之時,可以放心給我方下令。”

 劉仁軌聽到這裡眼皮跳了跳。

 他可不會聽不出來,李清月這話裡,分明有將危險事情包攬上身的意思。

 偏偏公主這話,正合方今要務啊。

 高麗之戰既是為大唐掃平東北邊境之患,又是彰顯天子權威猶在,更是為了實現太宗皇帝生前沒能達成的夙願。

 那麼公主在其中承擔的責任越多,固然面臨更多的危險,卻也能恰逢其會地脫穎而出!

 “老師。”

 劉仁軌剛想到這裡,就聽李清月朝著他看了過來,眼神中滿是“委以重任”的期待。

 “上呈天子的奏表,告知馬韓、東明、金連、德安這四處都督府官員的通告,以及給邢國公的書信,都勞駕老

 師一併為我掌眼了。”

 劉仁軌拱手,“謹遵公主之命。”

 這幾封公文,真是沒有一個是省心玩意!

 結果劉仁軌隨同李清月抵達此地書房的時候,就見公主還向他請教起了一個更加要命的問題:“老師,你覺得在寫給我阿耶的家書之中,應該寫些什麼,才能確保能爭取到一個官職呢?”

 劉仁軌早知學生抱負,倒是沒對此作出駁斥,而是在沉吟片刻後反問道:“以公主看來,您能爭取到的位置是什麼?”

 李清月踱步到了桌案之後落了座,這才從容答道:“有一個人,頂著熊津都督的名號,本應該來到百濟境內任職,但他卻因為畏懼戰事做了個逃兵。可如今百濟叛軍幾乎被平定,這位昔日的百濟太子已經沒有用處了,那麼,老師覺得——”

 “我能不能去拿這個熊津都督的位置呢?”

 熊津都督!

 那是百濟太子扶余隆被委派的位置。

 當然,百濟既不成國,也就自然沒有了太子一說,那就是這位前太子逃避赴任,跑回了中原。

 這件事或許在李治看來是喜聞樂見,卻也恰好能在此時作為一個問責的理由,讓這個位置被讓出來。

 只不過,熊津都督乃是熊津都督府長史的上官,也就是說,一旦李清月拿到這個位置,她就成了劉仁軌的上級,放在學生和老師之間,其實是有些怪異的。

 但放在這位剛打了勝仗的公主身上,卻又讓人無端覺得並沒有什麼問題。

 須臾之間,劉仁軌便已在心中做出了一番權衡。

 他這個做老師的,或許打從五年前開始,定位就要更像幕僚。而如今,不過是要將其在名位上進一步框定而已。

 他應道:“或許可以一試。”

 只是要看看,陛下到底敢不敢破格到這個地步了。

 ------

 十日之後,一封戰報自海外傳回了洛陽,輾轉抵達了李治的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