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98 章 098(一更)

 他憤憤然,“可這泗沘城周遭經歷過滅國之戰,王室寺廟都被毀掉了一部分,別說是僧侶了,百姓都跑了大半,要不是左驍衛將軍今年重新聚攏了一批人開墾農田,恐怕這片田地都要荒廢掉,上哪兒去找僧侶。”

 “這都兩天了,我這裡才只找到一兩人。偏偏需要超度的卻有那麼多,也總不能讓近來收攏的流民全聚集在一個地方。”

 “哎,別愣著了。”這校尉伸手一指,“我讓人給你們找

 了幾件合適的僧衣,趕緊把形象收拾收拾,幹.你們的老本行去。”

 但他話音剛落,就聽見了其中一個僧侶的肚子叫了一聲,顯然是餓得有點久。

 他拍了拍腦袋,笑道:“瞧我這記性,連你們是逃難過來尋糧的都給忘了。”

 下一刻,他便朝著遠處高呼了一聲,“老張,帶著他們去吃飯的地方。”

 話音剛落,就見有個男人從遠處跑了過來。

 因對方臉上有著刀疤,看上去不像善類,這兩個僧人起先還有點忐忑,但見對方好像並沒有什麼凶神惡煞的表情,又稍稍放下了幾分擔心。

 在隨同對方走出幾步後,其中一人便鼓起勇氣朝著這被稱為老張的火長問道:“我們只需要負責超度的事情嗎?”

 “那你們還想負責什麼?”張繼問道。

 說話間,他的目光在這兩名僧侶好像過分緊張的臉上掃過。

 多次的參戰經驗讓他直覺,這兩人的緊張和尋常人的緊張不太一樣。

 想到此前公主對他們做出的安排,張繼心中陡然認真了起來,臉上卻還是一副與此前別無差別的表現,不動聲色地順著方才的話往下說道:“修錄戶口,整理村落,修復陂塘,存問孤老,登記農田耕作情況,都是我們這些留守泗沘城的要做的,你們又不是我方軍中官員,能做點什麼?”

 這兩僧侶在聽到“修錄戶口”四字之時越發緊張的神情,讓張繼當即確認,自己的判斷一點不錯,便順勢說道:“我們這些留守泗沘城的,倒是想要連帶著修路造橋之類的事情一起做,好教這些百濟人知道我們並非惡徒,可人手不夠啊。怎麼也得等到打完了高麗之戰再說吧。”

 “沒事,再過些日子,你們能幹的事情就多了。”

 他忽然聲調一抬,“嘿,到了——”

 到吃飯的地方了。

 那兩僧人一面是要在張繼的面前繼續扮演流浪僧人的形象,一面也是真的餓了。這會兒聽到這一句,連忙收回了視線。

 就聽張繼又不無得意地說道,“多虧公主此番前來,帶來了宮中尚食局的親隨,給軍營中的火夫指導了一番。食材是簡陋了點,但味道真是一絕!你們可真是有福了。”

 當然,好不好吃還是得看實際的情況。

 那兩僧人坐下就餐的時候,也不知道是真因為兩日間沒有進食,還是因為此地伙食確實極好,幾乎是囫圇之間就吞下了一整碗。

 在緩過來一點力氣,也讓頭腦更加清醒之後,他們總算後知後覺地意識到了張繼方才話中提到的人。

 他剛才說,公……公主?

 其中一個僧人唸叨著自己的打探任務,又對上了面前這領路人和善的神情。

 想到這是對方先提出來的話,他就此發問應該也不奇怪。

 他便小心問道:“您方才說,公主?”

 “很奇怪嗎?”張繼自打見到了青州營地內公主為他們謄抄姓名的那一幕,就已對公主心生幾分敬佩,在見到她當真

 是毫不猶豫地跟隨出征,又讓那一度想要潛逃的趙文振給她組建通曉戰場知識的斥候後,更是覺得公主非同一般。

 以至於他說出隨後那句話時候的語氣,竟是一點都聽不出其中有演戲誇大的成分,“公主乃是我大唐陛下與皇后唯一的女兒,地位尊崇,此番親至百濟督轄戰事。雖被長史勸去了熊津,也將大部分士卒一併帶去了,卻也沒打算放棄泗沘城周遭,以防此地的百姓繼續處在流亡惶恐之中。”

 “此等人物蒞臨百濟,真可謂是百濟之福。”

 張繼又道:“還要加餐嗎?公主徵召之下帶來的軍糧不少,夠你們吃飽了再幹活。”

 “要要要。”

 那兩僧人一邊答話,一邊彼此對望,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幾分驚喜之色。

 這位公主的到來到底是不是福不好說,但起碼有一點可以確定——

 他們的這個探查任務是可以完成了!

 難怪……難怪唐軍要選擇撤往熊津,因為那確實是個大人物。

 ------

 “不過我其實還挺好奇,為何公主不乾脆說成是其餘貴人到來。”

 李清月並沒有往熊津城去,而是秘密滯留於泗沘城中,此刻就行在這泗沘城的山牆之後。後頭的劉仁願發問之時,她正朝著東方的平原望去,將遠處的田地起伏收入視線之中。

 當日劉仁軌提出由新羅其餘皇子對金法敏施壓,確保新羅能夠參戰,李清月便在同時提出了另一個想法。

 正是“誘敵”。

 對此她給出的解釋是,記載於李靖所寫的《六軍鏡》中有一個行軍案例,和他們此時所面對的有點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