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97 章 097(二更)

 “除非他們願意離開這片山區,穿越過平原作戰。但這對他們來說太危險了,何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攔截住他們的行動很容易。”

 李清月問道:“所以老師的意思是,對於這一方看起來是內亂的勢力,我們並不需要多加費心,只需要讓人留神於他們的動作,然後就是——等?”

 等到百濟外部任何一方可能對他們做出支援的勢力都被擊退,等到唐軍能夠完全騰出手腳來收拾他們,他們甚至有可能不戰自潰。

 劉仁軌回道:“正是如此。”

 這麼一梳理,他們接下來的行動方向也就很明顯了。

 先和新羅一併準備好支援北上的人手和物資,預備在兩個月內發兵響應。

 同時留心倭國這邊的動靜,在必要的時候給他們以迎頭一擊。

 至於百濟境內的反叛軍勢力,那是最後甕中捉鱉

 的東西。

 只是行軍作戰之中,最常見的情況,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那昔日曾為百濟王城的泗沘城,也可叫做扶蘇山城,顧名思義,百濟王宮是修建在扶蘇山上的。

 山中何止有王宮,還有與王室相關的寺廟等建築,依靠著山形山勢以及山下的半月城組成防守的一道道界限。

 和中原的皇宮,哪怕是和那位處岐山之中的萬年宮相比,這裡的王宮都要顯得寒酸得多,但想想這怎麼也得算是異國風情,李清月本打算在抵達此地,將行李都給安頓妥當後,就在周邊逛上一逛。

 可還沒等她出門,就見劉仁願匆匆趕來,在臉上還殘存著幾分焦躁之色。

 李清月當即讓人將他給攔了下來,“發生了何事如此驚慌,百濟叛軍打來了?”

 劉仁願見攔住他的乃是那位意外到來的安定公主,也並沒有要敷衍於她的意思,朝著她拱手作禮後回道:“若是那百濟叛軍來了,我還正好用公主和您老師帶來的萬餘府兵,和他們在泗沘城下較量一番,免得他們總幹些藏頭露尾之事。”

 李清月問:“那是怎麼了?”

 見劉仁軌已聞聲自後頭落腳的院落中走出,不必讓他將事情交代兩次,劉仁願當即答道:“是新羅那邊出事了。”

 劉仁願隨後說道,這個出事倒不是說他們提前遭到了倭國那頭的進攻,而是——

 新羅的國王金春秋突然死了!

 新羅如今算是他們的盟軍,其國王死了,自然得算是大事。

 “就是在今年六月裡過世的,消息稍微延後了一點傳遞到這頭。”劉仁願補充道。

 他是嵎夷道行軍子總管,也就是嵎夷道行軍總管的副手,而這位嵎夷道行軍總管,不是別人,正是新羅的皇儲金法敏。

 老新羅王一死……

 “他不得不盡快主持起朝中局勢,完成繼位之後的種種人事調度。所以……”

 “所以就像當年太宗皇帝病故後,征討高麗的行動被迫擱置一樣,新羅那邊打算放棄與大唐作為盟軍,一起北上征討高麗?”李清月眉峰微動,狐疑問道。

 突然聽到這樣的一句,劉仁願越發可以確信,在他剛接到人的時候所感覺出的情況並沒有錯!

 這位安定公主非但不是一個貿然前來此地“增長見識”的幼稚孩童,還是一位足夠有眼界和判斷力的人才。

 起碼,該當將她當做一個成年人來對待。

 “他們有這個意思,就連原本駐紮在泗沘城中的新羅王室子弟和兵將都要一併撤離此地。”劉仁願顯然也對此多有不快,在語氣中不難聽出端倪,“當然,他們傳遞過來的消息裡,沒將話說得那樣難聽。”

 在那位過世的新羅王金春秋前面執政的國王,乃是新羅女王真德,就是她一手促成了新羅和唐朝之間的聯盟,甚至讓行將繼位的金法敏在唐朝領到了正三品太府卿的官職。

 所以金法敏絕不可能違背先王的詔令,也絕不可能在唐軍就駐紮在百濟境

 內的情況下貿然斷絕聯盟。

 何況,他在這個聯盟之中得到的好處也還不夠。

 “他來信之中是這樣說的,說自己只是希望暫時撤回一部分他留在百濟境內的親衛,也希望大唐能多給他一段時間穩定國內的局勢。但要我看,他可不完全是因為要穩定什麼局勢!”

 劉仁願這人有點匈奴血統,在接待李唐這邊來人的時候還算態度溫和,可對外之時就毫不掩飾自己的直率脾氣了。

 “別以為我聽不出來他們的想法。還不是因為熊津都督府長官被冊封給了百濟皇子,讓那個金法敏覺得他們拿到的好處還不足夠,想用消極怠工來換取我大唐對他們的優待。”

 劉仁願在心中暗啐了一口,真虧他們有這等好胃口。

 偏偏現在正好遇上了老新羅王病故,金法敏以孝道和國內政局為由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就算大唐明知道他在此舉之中玩了點小心思,也沒法立刻對他做出譴責。

 他收斂起來了幾分怒氣,轉頭問道:“安定公主和劉長史覺得該當如何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