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96 章 096(一更)

 這話一出,劉仁願原本還一副豪邁爽朗迎接來客的表情,頓時凝固在了當場。

 “安……安定公主?”

 劉仁願驚呆了。

 怎麼回事啊!他以為自己只是來迎接劉仁軌,以及同行的那些參戰士卒,可為什麼突然又冒出來了個安定公主隨軍?

 年幼的皇室公主出現在此地這種事情也是能隨便乾的嗎!

 但還沒等劉仁願從劉仁軌這裡得到一個答案,他就已聽到劉仁軌發問:“現在這頭的情況如何了?”

 在軍情問題面前,其他的事情都得往

 後推一推。

 劉仁願顯然知道這個原則,當即開口回道:“熊津都督那個傢伙逃回國內的事情你應該已經知道了。”

 熊津都督由前百濟王子扶余隆擔任。

 所以他重返百濟境內可不能叫做逃回。

 這裡說的是逃回大唐。

 扶余隆和新羅王子金法敏之間有些矛盾,又覺得國境之內的百濟復國運動諸人必定對他這個投降者不滿。內憂外患都擺在他面前,他還不是個很有主見的性格,以至於剛剛到任,就逃了回去。

 李治對此顯然是無所謂的,也沒對看管不力的劉仁願做出問責。

 反正百濟王子不在境內,還能讓大唐少點事情。

 劉仁軌點了點頭,這件事情發生在三月裡,他當然知道。

 劉仁願繼續說道:“百濟復國勢力還在與我們僵持,情況與元月之時相差無幾。其中最難纏的就是那個黑齒常之,還有百濟貴族鬼室福信等人。他們習慣盤踞山地作戰,很難將人擒獲。這一點你應該也知道。”

 “此前蘇將軍離開百濟的時候告誡過我,為防出現被誘騙入局的情況,近來只探查地形,切莫進行強攻,我如實按照這一條執行,至今還沒出現過什麼傷亡。”

 李清月在心中對其暗讚了一聲。

 這位留守百濟的將領有能力,卻能聽得進去話,倒是個能合作的搭檔。

 她也不出意外地看到劉仁軌也露出了幾分滿意之色。

 劉仁願繼續說道:“但有一件事應該是在大唐國內沒能知道的,也是近來才探查出來。”

 他語氣稍顯凝重了些:“那百濟反叛軍之所以近來沒有行動,是因為他們將扶余義慈的其中一個兒L子扶余豐送去了倭國求援。倭國和百濟之間時常會有聯姻往來,若是算起親緣關係,扶余豐還能稱那位齊明大君一聲姨母。”

 “姨母?”劉仁軌在出行前還算對倭國有些瞭解,阿史那卓雲卻是不太清楚,這會兒L忍不住驚呼出聲。

 劉仁願看出了對方身上的突厥血統,加上她此刻站在安定公主的身邊充當護衛,明顯身份特殊,便沒對她這出聲做出什麼指責,而是順勢解釋道:“對,直到前幾個月,倭國的國主,或者說大君,還是一位女子。因上一任大君死後,幾位皇子為了爭奪國主寶座爭鬥不休,作為妥協權衡的結果,由皇后繼位,此前被稱為皇極大君,後來經由幾年的讓位後再立,就是齊明大君。”

 “之所以她能以皇后身份繼位,並不只是因為她的兒L子能力強悍,還因為她本身就是上一任國主的侄女,還是算皇室本宗。”

 說到這裡的時候,李清月和劉仁軌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種人間迷惑的表情。

 但想想這放在倭國背景下又好像挺正常,便繼續聽了下去。

 李清月留意到了劉仁願話中的一件事,問道:“為何說是幾個月前?”

 這意思是,現在不是?

 “對,現在已不是了。”劉仁願回道,“扶余豐在抵達倭國境內後,很快就從那位齊明大君這裡得到了支援,具體是如何達成協定的我們不清楚,但按照新羅王子所說,很有可能是希望倭國支援百濟復國,而後由百濟和倭國合力吞併新羅。”

 “他們有這等膽子,是覺得中原經由了隋末亂世之後實力大減。”

 劉仁願有些後怕地說道:“不過此等小國猖狂是一回事,若是他們當真在蘇將軍班師還朝期間帶著倭國大軍抵達,來上一出裡應外合,我們這邊戍衛士卒不夠,可能還真的要遇上不少麻煩。好在啊,那位齊明大君意圖御駕親征,結果在抵達筑紫朝蒼宮之時就病逝了,倭國被迫撤兵。”

 “但要知道,早在這位齊明大君在世的時候,她的兒L子‘中大兄皇子’就已經大權在握,母親驟然身死對他而言壓力不大,甚至已經傳來了消息,他雖並未即位,卻繼續在按皇太子身份攝政。所以我們這一路的麻煩還未結束。”

 李清月沉吟片刻後說道:“也就是說,我們既要整頓打通新羅百濟通往高麗的路線,將新羅提供的軍糧給順利地押運過去,同時作為側翼支援高麗戰場,又要提防倭國境內皇權更替完畢,朝著百濟境內重新發起支援。”

 “而因為現在執政的這位中大兄皇子,其實早在他母親齊明大君在位期間就已權柄不小,所以這個再度支援的時間不會太晚。是這樣沒錯嗎?”

 劉仁願一面驚訝於安定公主遠超年紀的早熟,一面還是快速答道:“對,我猜這個時間,最遲不會超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