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44 章 044(一更)

 持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以至於到了走動中的僧侶都已全數停下,再沒有人在兩方隊列之中相互移動,李清月目測數去,瞧著跟隨在玄奘高徒窺基、圓測等人後頭的,約莫也就剩下了個一百來人。反倒是另一頭,足足有四倍的人數。

 她朝著唐璿吩咐道:“去找東面那頭的守軍,讓他們派遣三五十人過來,將這百來人全部送去西苑,與玄奘法師作陪。”

 這些不從眾、堅守己方立場的,她就不禍害了,送去好好翻譯經文和進學去。

 萬一玄奘法師因為她搶了人手,自己卻還要按部就班地完成那每五日一卷的任務,加重了他的積勞成疾,她的罪過可就大了。

 不妥不妥。

 剩下的那些才是她所需要的“人才”。

 但以那些站出來的佛教弟子看來,此種場面卻很像是小公主嫌棄地將那些沒本事或者

 沒勇氣的僧人給丟到了一邊。

 餘下留在此地的,便對上了這位皇室公主相當和氣的神情。

 “既然你們都有此經驗,那不如盡數參與到此番盛會之中。”

 這六百多人用來修橋,真可謂是綽綽有餘。

 她的勞工有了!

 她又補充的一句:麻煩你們選出一位能挑大樑的總領之人吧。●[(”

 再找個勞工頭子!

 那圓度和尚能同窺基站在一處,本就代表著他的地位不低,此刻聽到小公主的這樣一句話,也不需有多少競爭的流程,他便已自眾人之中“脫穎而出”,成了這位擔負重責的管事人。

 李清月上下打量了一番他的樣子,見此人看起來筋骨有力、體格健壯,應當是個造路搭橋的好手,當即首肯了這個人選。

 她朝著圓度說道:“法師能被選出來做這個領頭之人,必定有好本事,那不如先聽聽看,我的想法對不對。”

 公主這話說得著實客套,也讓圓度不由一驚。

 這麼一看,她更不像是個尋常小孩,也難怪陛下會將這樣的要事交託給她辦理。

 但此刻,比起驚愕於她的言辭,圓度更不免因她的態度有幾l分飄飄然。

 僧侶不必向天子行禮,可依託於皇權之下才好辦事的現實,他卻已在玄奘法師的親身經歷之中看得清楚。

 他當即回道:“公主但說無妨。”

 李清月拍了拍手中的卷宗,“諸位之中大多是自長安來的,對於洛州地界上的事情不太瞭解。可此番水陸法會,是要以洛州刺史賈公的名義發起,便不能不知道這位州長官的事蹟。是不是這個道理?”

 “這是當然。”

 李清月道:“那就先勞煩法師帶領三四十個人手隨我一併往洛陽城中走一趟吧。”

 圓度渾然不覺李清月的這番話有任何的問題,反正在此時選出的親近之人,便是隨後協助他統籌這水陸法會的好幫手,還省了他之後的麻煩事。

 至於自洛州地界上取材,也本就是應該的。

 他卻不知道,在他轉身朝著那些人折返的時候,李清月便朝著一旁的段寶元問道:“我之前讓你找的人,你找好了嗎?”

 段寶元連忙將目光從圓度的背影收回來,轉頭應道:“公主的吩咐不敢耽擱,已找好了。”

 事實上要找這樣的人根本不難,賈敦頤這位洛州刺史在任期間,將當地豪強得罪了個遍,可對於當地的百姓來說,他便是個不折不扣的父母官,得到他恩惠的不在少數。

 至於所謂的嗓門嘹亮要求,那就更不算什麼了。

 其中總能找見幾l個擅長吆喝之人的。

 “好,”李清月很滿意,“那你儘快安排他們做兩件事。”

 她壓低了聲音叮囑:“一件,就是在我帶領這些僧人參觀那座碑銘、巡視他為洛州所做政績之時,不遺餘力地誇讚於他。”

 “另一件,就是在我等有意為賈公做一場法事的消息說出之時,

 將其儘快傳揚出去。”

 段寶元隱約有了幾l分明悟,公主這是要……

 我要他們上了我這條賊……接下了我這件任務,便必須無有退路地繼續幹下去!”

 用陛下的王命來限制他們,以這些僧侶多年間的所做所為,可能還沒那麼大的用處。

 用這片洛州地界上百姓的輿論來困住他們,卻合適得多。

 這些方外之人總習慣於將這等輿論手段把握在自己手中,甚至到了影響天子改變政令的地步。那不如試試看,這個法子用在他們自己身上的時候,又會是什麼感覺。

 段寶元張了張口,很想說,公主剛才是不是下意識地想說“賊船”二字,又覺得他此時更應當說的,是誇讚公主此舉頗有大氣之風。

 但這樣一來,便同陛下所說的修建天津橋之事還是有些區別。何況做一場水陸法事的支出其實不小,這筆錢財,又該當由誰人來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