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33 章 033(二更)

 雖長者為師,但因公主身份的緣

 故,二者還是並列而行。

 後頭則跟著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與一個已換上便裝的宮女。

 好在李清月想去的地方也不是步行就能去的,需得先上馬車才行,又讓這樣一行人不必直接走在大街上。

 李清月被澄心抱上馬車坐定,朝著車伕吩咐道:“去晉昌坊。”

 盧照鄰眼皮一跳。

 晉昌坊這地方,在長安城中的地位有些特殊,但並不是因此地有高官居住在此,而是因為——

 關中最出名的佛寺大慈恩寺就修建在這裡。

 他近來和公主所說的外界消息裡,與此地有關的也最多。

 誰讓在五月末,此地就開始舉辦一場盛會。3

 那是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

 盧照鄰和李清月說過,若將其只當做一場佛教的聚會是不對的,這背後有很深的聯盟意味。

 貞觀十九年,西行取經的玄奘歸來長安,於貞觀二十二年入住慈恩寺,出任此地的住持。

 去年,也便是永徽六年,因佛教門徒各持己見,在翻譯《因明入正理論》之時,三家義疏各自矛盾。

 宮中尚樂奉御呂才抓住了這次機會,當即提出了數十條疑問,前往大慈恩寺與玄奘辨駁因明之說。

 雖說此次辯論最後以呂才辭屈告退落幕,但掀起的並不只是儒家與佛道之爭,還有佛教內部的宗派鬥法。

 於是就在今年,玄奘法師決意進一步獲得天子的支持,在官方欽定的名號之下弘揚佛法,以便挽回影響力。

 這對於李治來說當然是一出互惠互利。

 要說李治篤信佛教是不可能的,畢竟他都給兒子取名叫李弘了。

 但既然玄奘所傳佛教對他鞏固政權有利,他也不妨給對方提供一些便利。

 二月之時,玄奘趕赴德業寺為數百名尼姑受菩薩戒,四月裡,他上表請李治題寫了一篇《慈恩寺碑文》。

 當碑文刻成送抵寺院後,除卻理當向朝廷致謝外,他還在隨後的五月裡將迎碑大會與無遮大會合並舉辦。

 這場無遮大會因是位居中土籌辦,註定不可能像是天竺那般持續七十五日,還在期間佈施貧困者數十萬人,直到戒日王將財寶盡數捐出方停止。

 玄奘沒有這個財力,李治也不可能放任他以這等方式大攬民心,以至於逾越到皇權之上。

 但這場無遮大會的分量依然不容小覷。

 盧照鄰甚至將其分作了幾次告知於李清月,可比她從宮中獲知的消息詳盡得多。

 當李清月和劉仁軌自馬車中走下,進入這座足有數十個院落的佛寺之時,這場對於大唐佛教來說的頭號盛會依然未曾結束。

 因今日恰逢無遮齋會,內容是施捨民眾,往來之人更是極多。

 所幸,李清月本就沒打算往中央去湊。

 她只同劉仁軌一道朝著藏經塔(大雁塔)的方向走去,在通報了身份後繼續攀登上塔,直到登臨於高塔中段足以俯瞰下方景象的位置,她

 方才止步。

 身處此地,便不會與寺中往來人群相沖,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本作者千里江風提醒您《[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麼辦》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而自塔上俯瞰,長安城的一座座裡坊盡入眼底,但最近也最是明顯的,正是一千多間房屋之中居住的僧人,和此刻聚集在此地的長安民眾。

 雖因高處瞭望的緣故,他們無法看清下方眾人的面貌,卻也不難瞧見這些人潮湧動的景象之中佛宗興盛之態。

 劉仁軌想了想,還是開口問道:“公主現在可以說了,您為何要來此地?”

 李清月答道:“老師已見眼前景象,那麼應當不介意聽我說上兩句。如其中有謬誤,可隨時指出。”

 劉仁軌頷首。

 “無遮大會之中,我阿耶親自書寫慈恩寺碑銘,又令左僕射于志寧、禮部尚書許敬宗、黃門侍郎薛元超、中書侍郎李義府前來此地看閱經文,為其助長聲勢,所需為何?”

 “自永徽四年到永徽六年天災影響,關中糧產不豐,阿耶需以佛教教義規範民眾言行,令其事君盡忠,心中無怨。”

 “此為君王之所需。”

 這開頭三句一出,已讓劉仁軌下意識地握緊了面前的塔上欄杆。

 他側過頭來看著李清月同樣投過來的目光,驚覺其中靈性驚人,根本不像是在陳述他人之言,而確實是她心中所想。

 但哪怕這是個經由人點撥也能說出的話,也依然非同凡響了。

 而她甚至還未說完。

 “玄奘法師要佛學新舊兩派和大乘兩宗暫時止歇內部爭鬥,先將佛經翻譯完畢,在朝廷的支持之下傳教,令其中經義廣佈民眾之間。”

 “此為高僧之所需。”

 “至於一應與會之人,他們試圖通過聆聽佛經教義撫平心中苦痛,消弭仇恨,又或者他們根本不信這些說辭,只想藉著此番施恩齋飯,節省一頓兩頓的口糧。”

 “總之,此為民眾之所需。”

 李清月的目光中有一瞬的閃爍,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難免令她想到那日大酺之時所見。

 當日追逐斗酒、擲錢盈車的,與此時匍匐佛前的,大約是兩種人。

 她定了定心神,方才繼續開口說道:“天子有所需,高僧有所需,民眾有所需——光是長安城中一處裡坊便有如此種種心思。”

 “人心複雜,上下制衡,可見一斑。”

 “那麼老師覺得,是學春秋還是禮記,能讓我讀懂長安之所需呢?”

 ……

 劉仁軌面色未變,心中卻已湧起了驚濤駭浪。

 這個學生,恐怕不能隨便教了。

 他此刻才知道,陛下和皇后都說的“見到安定公主後就明白了”,到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