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風 作品

第 23 章 023(三合一+3w營養液加更)

 ------

 六月的長安暑熱更重了幾l分。

 饒是皇宮之中的園景都有專人打理,在打眼望去的時候都覺得處處泛著蔫吧萎靡之感。

 五月的陰雨連綿,閏五月的暴雨山洪,都在六月裡難以從關中氣象裡找到聯繫。

 或許唯獨還剩下的便是渭水開拓出去的河道灘塗,尤有殘存的痕跡。

 而雨水這一停,蟬鳴便盛起來了。

 “可惜萬年宮已遭了破壞,無法去那兒避暑。”武媚娘感慨道,“多虧宮中有凌陰儲冰備用,熬過這兩月便是了。”

 她本想讓宮人將扇風的勁再用大些,好將自冰籠中吹來的冷風放過來,但剛要轉頭示意,就被趴在一邊的女兒拽了拽衣角。

 還是挺用力的那種。

 明明阿菟只是張口喊了句“阿孃”,她竟覺得自己也能明白女兒話中未盡的意思,讓她將剛要出口的話給吞嚥了回去。

 也對,她眼下的狀態一點也不適合貪涼。

 武媚娘只能作罷,順手摸了摸女兒越發毛茸茸的頭頂。

 同在此地的臨川公主看著這幅母女和樂的場面,不由露出了幾l分羨慕的神情。

 但想到自己此番入宮是因駙馬回京述職,得到陛下的召見,她雖是長公主身份也並無多大權柄在手,還是該當謹小慎微行事,又將神情收斂了回去,只當自己是個合格的話搭子。

 她開口回道:“秦嶺之中倒是氣候適宜,只是近來往返於南陽與關中的流民甚多,諸事繁雜,不是個清淨地。”

 臨川公主乃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女,嫁給了出身范陽周氏的周道務。

 這位駙馬尚在襁褓之中,便以功臣子嗣的身份養在宮中,十四歲出外任職,與臨川公主成親後便以商州刺史的身份坐鎮嶢關。

 正如臨川公主所說,嶢關位處秦嶺之中,正是關中與南陽的一處要害分界關隘。

 按說臨川公主的母親韋太妃在先帝在世時還是貴妃,她那“孟姜”的表字也是先帝嘉獎她的才華而取的,可清月打從她到訪開始便端詳著她的舉止做派,怎麼看怎麼覺得她有幾l分拘謹。

 被李治以“要同駙馬議事,阿姊自去尋宮中舊識”為由打發到了這裡來,也不見她有什麼不悅的表現。

 和弘化公主簡直像是兩個極端。

 唯獨在她垂眸之時,在目光中閃過的思慮,讓人隱約看出,她並不像是表面看起來那般木訥,實有腹中乾坤。

 “秦嶺?”武媚娘想了想此番陛下召見周刺史的用意,

 微微一笑,“我看孟姜不消幾l日,便不必留在那裡了。”

 臨川公主訝然,“昭儀何出此言?”

 打從入室開始,臨川便以餘光留意起殿中之物。

 上月的安定公主冊封,加上昭儀有孕,讓此地多出了不少奇珍擺件,這都還算尋常。

 最特別的是在桌案上有一疊卷宗,似乎是歷年賞賜時服的布料樣本冊子。

 此物有一年在她生母韋貴妃處見到過,但又與這本有些不同,更像是天子賞賜百官所用的那一份,許是因陛下到訪安仁殿次數頻頻而暫時留在了此地。

 由此觀之,這位武昭儀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實非等閒。

 那她所說的話,也應當不是信口胡言的。

 可這種話,說得又有些逾矩。

 恰在她思量之中,對臨川公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武媚娘並沒有直接言明,而是回道:“陛下正是缺人之時呢,周將軍英武有才幹,總不會蹉跎於嶢關的。”

 是……這樣嗎?

 臨川公主面上神情不變,心中卻無聲地嘆了口氣。

 所謂有才幹就能得到重用這種事情,在並無太多門路的情況下,不過是個笑談而已。

 就像她雖有先帝欽定的表字,還額外為她延請了女師教習書法,被封公主號的時候也已是那次出風頭後又過了十多年的事了。父皇日理萬機,不會將她給掛念在心上,讓她只能藉著其他姐妹冊封的光,才拿到應有的待遇。

 她是如此,她那位同樣不擅鑽營的駙馬也是如此。

 說是說的先帝心腹的兒子,但又哪比得上真正的要員子弟呢?

 不過,能得陛下寵愛的武昭儀一句“祝福”,總好過跟對方鬧矛盾。

 為防言談失禮,她乾脆岔開了話題,沒再多談秦嶺嶢關之事,而是轉而將話題扯向了小公主。

 六個多月的孩子能喊一句“阿孃”也得算是天才,但還不到出挑到令人恐慌的地步,是有不少話題可聊的。

 又因顧念武昭儀到底是有身孕之人,臨川公主也沒敢滯留太久,在聽聞駙馬那邊與陛下的面見行將結束後,她便朝著武媚娘告辭離去了。

 等到與駙馬在宮門前會合,她方聽到駙馬說道:“陛下有意,令我前往恆州救災。”

 臨川公主驚疑不定,“救災?”

 周道務答道:“不錯,陛下說,前幾l日急報,恆州滹沱河水因雨季影響氾濫,雖有提前遷移沿河民眾,但造成的死傷仍有約莫數百人。當地因錢糧之事多生動亂,需有一員得力武將北上,協助當地府官平定亂局。”

 臨川公主皺眉,“可你是商州刺史啊?陛下這是要將你調往恆州?”

 這不像是個正常的官職平調之法,甚至還離關中更遠了,聽起來更不像是要對周道務有所重用的樣子。

 “不,不是調往,”周道務安撫道,“是臨時支援。”

 二人已上馬車,有些不便令外人聽到的話便能說了。

 周道務繼續解

 釋,“因先後有關中、恆州二地水患,柳中書被陛下問責了,我聽御前舊識的意思,陛下有意褫奪對方的中書令位置。不過大約會讓他在顏面上好看一些,只說讓他請辭相位。”

 臨川公主眼皮一跳。

 柳中書,說的正是中書令柳奭。

 按說他有個皇后外甥女,還有同氣連枝的太尉長孫無忌,怎麼都不應該遇上這等麻煩。

 可天災之下拿人頂包本是常有,這次還要更加有理有據,柳奭絕沒有機會逃掉這次降職。

 她還隱約聽京中的手帕交提及,因昭儀有孕,相比之下無子且太子不受喜愛的王皇后,地位更顯岌岌可危,柳中書近來的走動頻頻,恐怕也讓陛下不滿了。

 正好兩罪並論,逃無可逃。

 柳奭一旦下臺,依託於他的一部分人也難免被李治順捋下馬。

 屆時空缺出來的絕不只是中書令一個位置!

 “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臨川公主抿了抿唇,說出了一個近乎大膽的猜測,“我聽說,此次陛下能力排眾議、校查水道,與自吐谷渾還朝省親的弘化公主有些關係。再有,此番籍田禮上,韓王為陛下獻畫,得了陛下器重,追封武德功臣正是因此而起。”

 她望著駙馬的臉,覺得兩人此時所想的可能是同一個猜測。

 陛下移駕萬年宮的舉動,已不難讓人看出他如今所想。

 有沒有一種可能,為了制衡關隴勢力,陛下除了會對那些“聽話”且有眼力的朝臣委以重用外,還決意啟用宗室勢力發起對抗。

 若宗室勢力尚且不夠,那麼合適的駙馬,可能也是李治能拉攏的對象!

 吐谷渾國主慕容諾曷缽需要仰仗於大唐上國,對李治的尊崇毋庸置疑,是一支好用的助力。

 她的丈夫周道務,因其父親乃是先帝心腹的緣故,加上其特殊的成長經歷,也理所當然地應該站在陛下的這一頭。

 那麼當陛下急需用人的時候,他確實是其中一個人選,還是排在前列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