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020

 “隋唐重定天下,以關中為立足之地,此地重歸繁盛,水患再度增多。武德元年、武德六年、貞觀三年,均有大雨連綿,繼生水患。”

 “以臣愚見,渭水之河只怕承載力有限,溝渠營建不足,因此——關中越是人口昌盛、民生繁茂,便越是有滋生水患之可能!”

 李治聽到這裡,臉色已有幾分不好看。

 按照方今的習慣,如有大旱或是水災,往往不是帝王問責己身,便是由朝中要員擔責。

 就像去年的關中大旱,長孫無忌就一度請辭,這是一個道理。

 然而今日,李淳風卻說,是關中越興盛,渭水就越氾濫?

 這道理聽起來並不難理解,可對於習慣性將其聯想到天威之上的人來說,這規律總結得著實驚人!

 但即便如此,他也總不能因這樣的幾句話,就做出什麼疏散關中人口的決策。

 這是李唐的都城所在之地,若真忽然有此舉動,無異於是將臉丟到了外人的面前。

 更何況,此時還正是他要將權力自長孫無忌手中收回的時候,任何一點決策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

 他面頰緊繃了一瞬,這才開口問道:“剛才李卿說,忽略掉氣候不顧,若是……將其考慮上又如何?”

 李淳風苦笑,“陛下,算上可就更麻煩了。東漢末年至於魏晉的數百年間,史書之上動輒出現冬日大寒、井生堅冰的記錄,但您覺得今時如何?”

 李治回想了一番,答道,“關中能見梅花。”

 雖然還是冷,但和百年前有記載的冷,好像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的。

 李淳風道:“不錯,就是如此。就算不是研究天文氣象的人也應當知道,氣候溫暖的年頭最容易出旱災與連續的暴雨,大雨還往往接在大旱之後。陛下,您覺得今年如何呢?”

 李治默然。

 去年才有旱災,而今年,天氣轉暖的速度比他想象得要快很多,還絲毫不缺雨水。

 倘若雨勢轉大……

 李治的眉頭已擰在了一處,“你是說,關中恐有水患?”

 “不只是尋常水患,”李淳風答道,“陛下可還記得永徽元年?當時渭南大雨,甚至引發了零口山洪爆發,沖毀屋舍不知凡幾。您又怎知,不會再有山洪呢?”

 李治悚然一驚,甚至險些離席而起。

 山洪?

 比起渭河漲水,山洪對於李治的影響無疑更大。

 誰讓他自己現在便在山中。

 沒人會希望這樣的災劫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更別說他還是天子!

 李治的目光下意識地便在在場諸人的臉上掃過。

 李淳風目含殷切,結合他此前提出的種種有理有據推論,讓人不難看出他的訴求。

 就算不能將關中地界上的一座座山都給搜索過去,起碼也要對萬年宮周遭群山的山脈流水走向做一番探測。更進一步的話,便該對渭水各段逐一盤查。

 此刻還只是微雨落下,尤有挽回的餘地。

 媚孃的臉上有幾分焦慮的憂色。

 他被找來,是因媚娘讓人告知於他,說她忽而夢見山洪爆發,心中焦躁。

 想到陛下才在此地舉辦了籍田禮,招待了諸國來使,關中各地的百姓也都已陸續完成懇田播種,若是真有這等噩夢一般的災難,對李治的聲望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她才緊急藉著弘化之手聯繫了李淳風。

 而在弘化的臉上,雖然看不出明顯的迫切感,但當她做出了決斷往長安走這一趟的時候,便擔負上了這一層責任。

 或許比起那些以為“天下清平”的朝中大臣,必須仰仗於大唐的吐谷渾更應當被算作他的臣屬。

 ……

 李治深吸了一口氣,“此事關係重大,我會鄭重考慮的。”

 關中千里之地,渭河穿行而過,支流澤被多處,秦嶺北山山川無數,若真要以李淳風之言為憑據四方盤查,所需的人力物力都不在少數。

 這不是他能獨斷裁決之事。

 “將此地的東西帶上,”李治指了指面前的桌案,見李淳風快速收整了卷宗,“你跟我來。”

 直接將此事放在朝會上說也不妥,先尋幾位朝中要員就此事商議一番為好。

 ------

 然而當臨近夜間李治到訪仙居殿的時候,被遣退出去的宮女都不難看到這位陛下臉上蟄伏著怒火。不過這份怒火不像是朝著昭儀去的,讓她們在合上殿門之時心中放鬆不少。

 “陛下似乎沒能達成自己的願景?”武媚娘抬眸朝著李治看去,正對上了他有些委屈的神情。

 他與朝臣之間的商議裡結果如何,已不需多說了。

 李治在案邊坐下,眼見女兒抱著沙漏趴在一邊,媚娘對著桌案上的天象卷宗研讀,沿路行來蓬勃欲發的苦悶彷彿終於找到了傾吐之地。

 “媚娘,你知道太尉說什麼嗎?”

 他一字一頓地開口:“他說——”

 “陛下何故做此勞師動眾的無謂之事!”

 李治額角青筋直跳,一貫溫和的面容都有剎那的僵硬扭曲,“可倘若當真有雨後山洪,怎能叫做無謂之事?”

 那明明是性命攸關的大事!!